米絲綢之鄉”,人們的勞動生產總是與水、絲、茶發生聯絡,飲食、服飾、起居、交通等就有自己的風采,文化也就處處體現“水鄉特色”,其風格優美、玲瓏、含蓄、委婉。由此可見,文化因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其形式、內容和風格都具有各自特色,這也是整個人類文化呈現萬紫千紅奇異格局的緣由之一。
以民間文化為核心的地域文化,早在千百萬年前就已產生。客觀而言任何精品文化的出現,都離不開民間文化的哺育滋養。地域特色文化要得到長足發展,必須促使群眾文化生活的豐富和精品力作的產生,對於文藝的全面繁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基礎決定作用的。
中國疆域遼闊,自然環境複雜多樣,地區差異顯著。全國的地勢,西高東低,按海拔的差別,呈三個明顯的階梯狀地帶。根據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客觀上又存在三個有差別的經濟地帶,即東部沿海地帶,中部地帶,西部地帶,社會地理差異十分明顯。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種不同屬性的地理差異,特別是社會歷史的滄桑變遷,對人的秉性、對民俗風情……乃至民居建築等勢必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往往在一定的範圍造就一定地域的文化在中國悠久的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的齊魯文化、吳越文化、楚文化、三秦文化、燕趙文化、巴蜀文化、嶺南文化、京津文化(及京味文化)、關東文化、海派文化等,都顯示著各自的特點和優勢,散發著各自的韻味和芬芳。正是這些林林總總、各個地域文化的總彙,成就了我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於是就有了獨具民族風格和時代特色的中國家庭,而他們由於地域的不同也呈現出差異。
中國勞動婦女在家庭中的勞動往往構成了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許多巧奪天工的作品都是出自他們的日常生活的智慧結晶。中國勞動婦女領受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恩澤與賜予,在世代的繼承與創造中,不斷地推陳出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婦女的民間藝術形式。這些藝術形式來源於實際生活,服務於實際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同時又美化生活,提高了生活的情趣和格調。各種形式的工藝作品有以下特點:一、地方特色鮮明,民族風格突出;二、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實用性強、審美價值高;三、勞動婦女手工製作而成的東西有很深的中國婦女的痕跡:包含了他們的智慧和創造力。中國地域廣闊,歷史悠久,各地區、各民族的地理環境不同,風俗習慣不同,審美觀點不同,形成了風格迥異、材質不同的各種工藝技術,因此,本章節的研究內容包括中國勞動婦女為滿足生活需要和審美要求,透過就地取材,以手工生產為主製作的所有工藝美術作品。如:刺繡、竹編、草編、編織、泥塑、剪紙、摺紙、針納、玩具、篆刻、蠟染、貼畫、根雕、藍印花布、食物模具等等。
一般說來,晚明農業人口大分流,農村人口大流動,肇端於成、弘以後,至嘉、萬年間**。其主要特點是,地域廣,規模大,流向集中於工商。嘉靖時,松江府華亭縣人何良俊在談到當時農村人口銳減及其原因和去向時,說:“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農。蓋因四民各有定業,百姓安於農畝,無有他志,官府亦驅之就農,不加煩擾,故家家豐足,人樂於為農。自四五十年,賦稅日增,徭役日重,民命不堪,遂皆遷業。昔日鄉官家人亦不甚多,今去農而為鄉官家人者,已十倍於前矣。昔日官府之人有限,今去農而蠶食於官府者,五倍於前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農而改業為工商者,三倍於前矣。昔日原無遊手之人,今去農而遊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農”(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卷一三)。後來,朱國楨亦謂:“近年農夫日貴,其值增四之一,當由務農者少”(朱國楨:《湧幢小品》卷二《農桑》)。是時人口大流動,不僅出現於經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