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時,李嘉誠就是依靠自己僅有的積蓄,還從朋友處借了些錢,從銀行貸了些款,這樣廠裡不僅進來了必要的裝置和機器,還僱來了一批工人。當然,他不可能僱用技術員和工程師,因為他付不起昂貴的薪水,好在李嘉誠在萬和塑膠公司當總經理期間,早已熟練掌握了生產塑膠產品的一系列工藝流程。如今他自己創辦新廠,自己就能挑起廠長、工程師、技術員和產品質量檢查員等重擔。有他親自在宵箕灣夜以繼日地查修機器,很快就和幾個工人把廠房和機器都安裝完畢。接下來,李嘉誠又親自去各地採買塑膠的生產原料,到了這一年的3月11日,一家以“長江”命名的塑膠製品工廠正式在宵箕灣生產運營並開張營業。
“大家聽著,咱們的工廠現在雖然殘破一些,可是我可以向你們保證,只要咱們的塑膠產品在市場上開啟局面,有了回頭錢,我李嘉誠肯定會把咱們廠建設成像樣的新型企業。到了那時候,我會讓大家有衣穿,有飯吃。”李嘉誠所僱用的工人,大多都是從祖國內地湧進香港的農民。當時新中國剛剛建立不久,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在即。李嘉誠辦廠所面臨的成功機遇與挑戰都十分嚴峻。他認為成功的有利條件是當時的人工薪金比較低廉,裝置也可以利用其他塑膠廠淘汰的舊機器進行復修改造,而生產塑膠產品的技術他比較精通,不必再花一筆錢去另請人才,再加上當時香港市場的塑膠產品相對仍然有限,如果他肯及早開發上市,必然會搶佔一定的市場份額;可是,不利的因素也時時困擾和威脅著年僅22歲的李嘉誠。首先就是他使用的機器裝置都是一些被淘汰的舊機器,儘管李嘉誠在開工之前進行了幾乎半個月的大檢修,然而老化的裝置終究很難生產出質地優良的精緻產品。再有就是李嘉誠能夠生產的產品只有兒童玩具和塑膠水壺、水桶,然而當時的香港市場已經有西方進口的更精緻的塑膠玩具等精美製品。在當時李嘉誠和所有香港民營塑膠廠一樣,產品品種無論經過幾次革新仍然無法超越技術先進的歐洲。這是由於技術和裝置的雙重滯後所決定的。再有一點,就是李嘉誠麾下的工人多為農民出身,一般都不能掌握先進的技術,所以這些不利的因素,在李嘉誠建廠初期無疑會拖後腿。
1950年3月15日,李氏的長江廠終於生產出第一批產品——50只塑膠玩具手槍。當這些五彩繽紛的玩具槍定型成功,並且擺在李嘉誠的臨時辦公室桌上時,李嘉誠心情激動得流下了熱淚。那天晚上,李嘉誠在他茅草為頂的辦公室裡擺了一桌“酒宴”。所謂酒宴,不過就是一些臨時從街上買來的罐頭、滷雞、香腸和汽水。他面對幾天來和他一樣在工廠裡摸爬滾打的工人們,說:“將來有一天我們的長江廠一定要成為香港最有實力的工廠。這就是我為什麼要把工廠命名為長江的原因啊!希望大家都要像長江之水那樣,後浪推前浪,一浪高過一浪地把咱們工廠引向光明,引向勝利!”
李嘉誠的塑膠玩具開始上市了。為了開啟局面,李嘉誠又當起了推銷員,這次他所開闢的銷貨路線,儘量避免從前在萬和塑膠公司主持銷售工作期間聯絡的酒店和商鋪。為了不讓自己的產品搶佔萬和公司固有的市場,李嘉誠帶著幾個推銷員刻意開發新的領域。由於李嘉誠善於推銷之道,所以幾天時間裡他的產品就迅速在香港市場上鋪開了。不過,產品雖然銷售很旺,李嘉誠畢竟還暗暗捏著一把冷汗。因為他知道產品銷出以後還有一個退貨期,如果過了退貨期的產品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