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67.漢初人傑

天幕下的平行時空也有很多人在為文帝站臺。

劉淵:“太宗孝文皇帝重以明德, 昇平漢道。”

司馬遷:漢既初興,繼嗣不明,迎王踐祚, 天下歸心;蠲除肉刑, 開通關梁,廣恩博施,厥稱太宗。

李世民:“文帝是朕的榜樣, 若將來能得個‘文’的諡號, 朕便知足了!”

劉邦也喃喃道,“天幕的標準也太高了吧,朕雖然沒見過幾個皇帝, 但劉恆做的已經夠好了,遠遠超出了朕的預料。”

呂雉冷靜的分析道:“陛下, 天幕是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評價帝王的, 與我等看待問題的方向完全不同。”

定是這些政策沒有真正惠及百姓, 無法得到後世的認可……

【漢初, 劉邦採取的黃老無為之道作為治國理念, 只是不得已的權宜之計。劉邦建國後大肆分封諸侯,實行郡國並行制。實際上, 大漢朝廷的政策只能覆蓋郡縣制所轄之地,無法通行全國。】

【既然管不了,那就不管了, 朝廷無為而治,諸侯國卻自行其是。朝廷規定三十稅一, 到了諸侯國便會加碼到十五稅一,地方豪強再次加碼,直接十稅一, 農民一半的收入都要上交。這樣的層層加碼,底層百姓怎麼可能過上好日子。】

評論區

“後世統治階級為何稱讚文帝,因為他會放權給地方……”

始皇眉頭微皺,雖然漢文帝的執政風格與他大相徑庭,不過他也承認,漢文帝是個不錯的君王,沒有辱沒皇帝這個名號。

可是,一個無法掌控天下的君王,不就是另一個周天子嗎!

扶蘇也在思索,這樣的欺上瞞下,損公肥私,漢文帝真的知道嗎?他可曾有過解決之法?

劉恆自言自語道:“朕的放任居然會帶來這麼嚴重的後果!為何滿朝文武無人上諫?”

是啊,朝中大臣都是爵封列侯,稱霸地方之人,如何會自揭其短,將這種事捅出來。不僅損害自家的利益,還會得罪一群同僚!

不過也有頭鐵之人,不畏權勢,能超脫出自己的階級,看到社會的弊端。只有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憂國憂民,為國盡忠之人!

【賈誼曾上書:“漢之為漢,幾四十年,公私之積,尤可哀痛,失時不雨,民且狼顧,歲惡不入,請賣爵子。”】

【漢朝建立快四十年了,國庫和個人的積蓄還少的讓人痛心。一旦錯過季節沒有下雨,百姓就憂會慮,年景不好的時候,百姓就沒錢納稅。朝廷要買賣爵位才能維持國庫收入,百姓要出賣兒女才能活下去。】

【百姓生活困苦,國庫沒有積蓄,所有的好處都被地方豪強和諸侯國攫取,因此在文帝時,便有農民生活不下去,奮而起義!】

李世民微微汗顏:“這……”

李承乾好奇的問道:“阿耶,這是真的嗎?”

李世民支支吾吾,有些答不上來:“高明啊,天幕有一點說的很對,任何人任何政策都不能只看一面。世間萬物有利就會有弊,只看其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你要有自己的判斷!”

李承乾若有所思,他年紀尚幼,還不太明白父皇話裡的意思。

但已經成年的長公子扶蘇卻明白:“文帝的政策是一種妥協,他在努力尋找一種微妙的平衡,諸侯與諸侯,諸侯與功臣,功臣宗親與皇帝之間的平衡,並且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將其掌握在自己手裡。”

始皇欣慰的點點頭,“不錯,一旦後繼之君沒有他的手段,漢朝的形式就會崩盤!”

劉啟悄悄的看向渾身散發冷氣的父皇,他還從沒有看到父皇如此生氣過呢?

劉恆在憤怒,一方面憤怒於天幕的毫不留情,更多的憤怒是對著諸侯王——他給了諸侯王足夠的體面和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