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無法在銷量上蓋過卡曼a系,但是這幾個車型也平分了每月近十萬輛的銷售份額。
這種場面,就如同三國鼎立一般。雖然各自的領地有大有小,但是經過了常年的競爭,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市場局面。
這感覺就像李凡愚之前那個時空的bba德系三強差不多;雖然互相看著都不順眼屢屢的互相硬鋼,但其實心裡都有數。你是老大他是老二,我是老三。雖然表面上誰都說自己是最牛逼,但是心裡邊兒有分寸。
體現到經營上,也就有一套既定俗稱的策略。
總結為一句話就是;經過多年的死磕,各個車企對自己所佔的市場份額,都已經接受或者是感到滿意。
可是現在f150的橫空出世,將這種平衡打破了。
首當其衝的是卡曼,作為行業內的老大,f150的市場表現實在對他們太有威脅了;
上市首周銷量10500臺,什麼概念?
日均銷售一千五百臺,如果不算以後的漲幅,每月銷量四萬五。
四萬五啊……要知道,f150現在是v6基礎版本缺貨,如果真要敞開了供應,基礎版本絕對是衝量的!月銷量突破五萬應該不成問題。
五萬,就是一個很敏感的數字了。
為什麼呢?
上半年卡曼a系列的月均銷量,就是這個數。
如果真的任由f150發展下去,那麼皮卡第一的名頭不報是可以預見的、
所以卡曼公司簡直是如臨大敵;連公司慶祝連續五年,蟬聯皮卡銷量榜榜首的慶祝晚會都給取消了。緊急召集了運營部門,制定了一系列的促銷手段,企圖將f150抹殺在萌芽狀態。
於是卡曼的旗下零售店,贈品,購車抵用倦,各種優惠不要錢一樣撒了出來。
卡曼可從來沒有做過這個力度的讓利,這威力就太大了。
但是。。。。。。
正信f150是剛剛上市的車型,透過《tg》節目的拖飛機對比以及之前起訴事件的渲染。目前在消費者心目中,f150的大於等於卡曼a的。
要說f150有什麼不足的地方,唯一的劣勢可能就在於沒有經過事件的考驗,無法在耐用性上與卡曼相抗衡。
但是現在,卡曼直接讓利,無疑又給了消費者一種“卡曼自覺不如f150”的錯覺。所以企圖用降價讓利來封死f150的發展空間,這是不可能的。
不得不說,卡曼也許真想菲爾普斯說的那樣,沒遇到過像樣的對手。
在危機面前,他們居然如此完美的避過了所有正確的舉措……
在卡曼公司讓利促銷的策略下,真正吃不消墾不住勁兒的,其實是那些常年與卡曼競爭的車型。、
比如雪芙萊的科羅拉多,比如豐田的塔庫瑪,比如日產的泰坦,比如裡柯恩的ext……
這些車透過幾次換代,常年的與卡曼a系列競爭,早已經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了那種“它不如卡曼a,但是出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我可能會選擇。”的印象。
卡曼一系列的動作出來,這些車型就慘了。在巨大的銷售壓力下,這些品牌旗下的皮卡車型銷量紛紛跳水。就拿雪芙萊科羅拉多來說,本來日均銷量在一千一百臺左右。但是隨著卡曼的一系列動作,銷量迅速下降到了700餘輛。
於是無奈的雪芙萊也針對卡曼公司,做出了讓利活動。
就是這麼一個無奈之舉,將整個市場苦苦維持了幾年的塔羅牌陣列推到。。。。。。
平衡,打破了。
這位銷量排行榜第二的車型一降價,銷量常年維持在第三第五的豐田塔庫瑪,和日產泰坦也慘了……
整個皮卡市場都在降價降價,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