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鋪那道邊牆的方案;二是袁縣令要以寧遠為要塞據守的方案;三是孫老師自己的方案,也就是將八里鋪重城克隆到寧遠、窟窿山,在寧遠一帶修一道邊牆。

當時,孫閣老駁了袁縣令、罷了王同學,最終主張了自己將八里鋪重城推進200裡到寧遠的方案,其中還附帶了覺華島,於是才有了孫大人所謂“當寧遠之衝,與覺華相犄角”'6'之說,只可惜到了崇禎元年,寧遠還是一座要塞,而非邊牆,所以王同學才以“兩議具罷”、“無一磚一石之修”來反詰下了臺的孫老師。

--------------------------------

'1'【閻崇年著《袁崇煥傳》“山海關成為明朝阻擋後金軍的關門,寧遠的戰略地位尤為凸顯。但此期間明朝戰略家們沒有認識到寧遠的重要戰略地位。隨著明朝與後金的形勢變化,其重要地位才開始為具有遠見卓識的戰略家們所認識。袁崇煥首先發現寧遠的戰略價值,展現出其卓越的軍事謀略。孫承宗採納袁崇煥議守禦寧遠……”】

'2'【金庸著《袁崇煥評傳》金大俠:“那時袁崇煥仍力主築城寧遠。朝廷中的大臣都反對,認為寧遠太遠,守不住。大學士孫承宗是個有見識之人,親自出關巡視,瞭解具體情況,接受了袁崇煥的看法。”】

'3'【《崇禎長編》卷十三“臣來關外,止有八里鋪一堡,中前所一城,以安哨馬。臣與各將吏拮据四年,有四十七城堡,有三十萬遼民,有三萬遼兵,有五萬弓弩火悖�鄭�辛�儔���形灝儔�擔�辛�蚵碣�q劊�洩傺妹襠嵛逋蠐釁媯�鋅�灼饜禱鷚┕�赴儆嗤頡F涔儔�吞鏤邇в嗲輳�僂鴕�皇�逋蠐釁媯瑝c錢利銀三萬四千有奇,採青省餉部銀十八萬。”】

'4'【《崇禎長編》卷十三壬午兵部尚書王在晉言,天啟二年,廣寧攻陷,廷推經畧,舉臣以往。眾議關前歡喜嶺高於城樓,賊至必憑高俯擊,乃卜地於八裡鋪築外城,收歡喜嶺於內,鎖三道關於前……而樞輔孫承宗至,則謂八里鋪太近,當築寧遠、窟窿山,其規畫在關門二百里外,而迄今無一磚一石之堆積也,兩議俱罷。而督師王之臣去年議,築芝麻灣去城十九里,折衷地面,亦祖臣之初說耳。樞輔還朝,改臣南樞,馬世龍登壇授劍,率意冥行,變亂成法,兵無不虛,餉無不耗,將無不貪。臣初議止用兵六萬、馬萬匹,欲清舊遼餉以飬民,乃忽議添兵十四萬、馬數萬,遂竭海內之力以供餉,功既無成,財復大匱。柳河之敗,止存兵五萬八千,即如樞輔疏以十二萬,此六萬二千之兵歸於何有?非失機陷陣,則虛藉掛糧,世龍百喙,何能自觧也?】

'5'【《崇禎長編》卷十三】

'6'【《三朝遼事實錄》卷十】

第七章 牛逼的另類拓展法

既然當初規劃的是一道邊牆,可為什麼最後成了一座要塞呢?應該說導致這樣結果的直接原因,是孫老師修邊牆的方式比較另類。在孫老師的奏章裡,眾人反對修築寧遠的理由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路太遠了,運輸材料比較費勁(工料不能遠及);另一個是敵人突襲無法抵禦(大寇來襲未有能應者)'1'。

這兩點在常人眼裡幾乎是不可逾越的,因為基本上是個死結,工料不能搬遠了,人又不敢去遠了,怎麼修?可這在孫大人,那裡根本就不算一回事兒,孫大人馬上就拿出了個辦法,把這兩個問題同時解決了。孫老師的法子說來也不復雜,你不是怕走遠了不安全,工料又不好搬嗎?那就別搬那麼遠,就近修個城堡,如果敵人來了,馬上退回山海關,如果敵人不來,你就繼續修,修好了第一座,就開始修第二座,只要修把這200里路上的城池、臺、堡都修完了,那事情就好辦了,修寧遠,那還不是分分鐘的事情?

也虧孫老師想得出來這麼NB的辦法,這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