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宗大閱,汰逃將數百人,遣還河南、真定疲兵萬餘,以之甲所救難民七千發前屯為兵。”】

'2'【詳見第三卷、第二章《計劃破產栽贓他人》一文】

'3'【當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兒》六】

'4'【《明熹宗實錄》卷二十九】

'5'【詳見第二卷、第二章《坐車三小時、爬行十七天》一文】

'6'【閻崇年著《明亡清興六十年》上“九月,發生馬世龍柳河之敗……言官交章劾奏,抨劾馬世龍,並及孫承宗,參劾章疏,達數十道,聖旨嚴厲切責,令其戴罪圖功,承宗氣極,連上二疏,進行自辯,並請罷官。魏忠賢擬由閹黨高第代為遼東經略。十月,孫承宗不安其位而去,告老還鄉。”】

'7'【《明熹宗實錄》卷六十三“巡關御史洪如鍾奏柳河巡哨失事情形。得旨,馬世龍已有旨了。”】

'8'【閻崇年著《明亡清興六十年》(上)】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一章 高經略真的是廢柴嗎?

根據《明史》的記載,寧遠之戰是高第引發的,原因是他接任孫閣老經略遼東以後,下達了撤退的命令,而在明軍撤退以後,努爾哈赤便隨之而來。

明史載:“十月,承宗罷,高第來代,謂關外必不可守,令盡撤錦、右諸城守具,移其將士於關內……我大清知經略易與,六年正月舉大軍西渡遼河,二十三日抵寧遠。”'1'

在以上這段敘述的省略號裡,是袁縣令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以及高經略的狼狽和膽怯。

袁縣令的英雄氣概首先表現在他敢於抗命,《明史》裡說,袁縣令夥同手下一個叫金啟倧的“督屯通判”,一起上疏,要求停止撤退錦州、右屯、大淩河等地。

在奏疏裡,袁縣令和金通判一致認為,錦州、右屯、大淩河三處都是戰略要地,既然安插了遼民,部署了官衙,怎麼能輕易撤退呢?因此袁大人從兵法謀略的層面給高經略上了一課,曰:

“兵法有進無退,三城已復,安可輕撤?”'2'

這番說辭,講出來很帶勁,聽起來也很提氣,但就是貌似有點二,因為孫子兵法裡強調的是“兵者,詭道也”,講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遇事要“能因敵變化”,可袁縣令這“有進無退”的兵法,還真是相當的別出心裁,不知道是從哪兒蹦出來的?估計,是他師父,孫閣老的吧?

《明史》在展現了袁縣令抗命的氣概,以及別出心裁的謀略以後,便開始痛斥高經略的撤退行動了。《明史》裡說,高經略在下令撤離錦州、右屯、大淩河三城之後,還嫌撤得不夠過癮,於是還想要連寧遠、前屯都也一併撤退了算了,而袁縣令則冒死不從。

最終,經過袁縣令一番艱苦卓絕的鬥爭,高經略總算是沒能得逞,不過錦州、右屯、大淩河這些地方依然實施了撤退,並且造成了一片悽慘和悲涼的景象。

明史載:“崇煥曰:‘我寧前道也,官此當死此,我必不去。’第無以難,乃撤錦州、右屯、大、小淩河及松山、杏山、塔山守具,盡驅屯兵入關,委棄米粟十餘萬,而死亡載途,哭聲震野,民怨而軍益不振。”'3'

《明史》描述的大撤退確實很悽慘,大米白麵的丟了十餘萬,沿途百姓死難眾多,大路兩旁是哭聲四起,如此悲涼的景象,也嚴重影響了官兵計程車氣,整個形勢可謂糟糕透頂,而直接責任人就是剛接替孫閣老的高經略。

依照《明史》如此一番演繹,高第立馬就成了當時的眾矢之的,日後的千古罪人,絕對的反面形象,基本上就是第二個王在晉……於是乎,三位大能毫不客氣的對其開始了*。

其實,高經略在這場大戲中所扮演的角色,較之王經略之前客串的角色,口味還要略顯重一些。原因大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