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三個,一是下令逃跑,二是引敵進攻,三是損失鉅萬。這三條加在一起,整個一惹是生非、貪生怕死、狼狽逃竄的典型,誰能把戰事搞得如此之爛,那都算得上是絕對的廢柴,標準的垃圾,如今看來高經略就是這樣的典型了。

面對如此的典型,三位大能毫不遲疑的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炮轟。此間,金大俠讚許袁縣令的抗命死守'4''3';閻會長怒斥高第丟棄400裡疆土'5''4';當年明月感慨魏公公把孫閣老整下課,比秦檜陷害岳飛還不如,因為秦檜好歹還簽了和約'6'。接下來三位大能還不約而同的對高經略那個“離奇”的撤退方略進行了抨擊。

金大俠質疑道:

“這戰略之糊塗,真是不可理喻。那時清兵又沒有來攻,完全沒有撤兵逃命的必要。大概他是怕一旦攻來,非敗不可,還是先行撤兵比較安全。”'7'

閻會長指出:

“經略高第的守關方略是:‘各率重兵駐關,共圖防守之策’。就是棄守關外疆土,退保山海關。高第採取的是不謀進取,只圖守關的消極防禦策略。”'8'

當年明月則深挖源頭:

“他一直認為,把防線延伸到錦州、寧遠,是不明智的行為,害得經略大人暴露在遼東如此危險的地方,有家都回不去,於心何忍?還不如放棄整個遼東,退守到山海關,就算失去縱深陣地,就算敵人破關卡,至少自己是有時間跑路的。他不但這麼想,也這麼幹。”'9'

綜上所述,《明史》中御用文人的說辭,以及幾位大能的斥責,都把矛頭指向了高第,一時間這位經略大人看似罪孽深重且一無是處……不過,雖說*之聲是眾口一詞、言之鑿鑿,但我等草根卻還是有些疑惑,因為有一點不得不讓人稱奇,那就是這袁縣令的上司,怎麼除孫閣老以外,個個都顯得是那麼的廢柴和膽怯呢?這是冥冥之中早有定數,還是《明史》的劇情都一般模樣?

再說,先前那個“蠢笨”的王經略,是《明史》以弄虛作假的手法,靠胡說八道給搗騰出來的,而如今這位高經略形象,又會不會是被如法炮製的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等草根稍微翻閱了一下史料,便有了新的發現,而這些發現證實了,高經略所遭的冤枉,並不在王經略之下。

'1'【《明史 袁崇煥傳》】

'2'【《明史 袁崇煥傳》】

'3'【《明史袁崇煥傳》】

'4'【金庸著《袁崇煥評傳》 “袁崇煥倔強得很,抗命不聽,說道:‘我做的是寧前道的官,守土有責,與城共存亡,決計不撤兵。”】

'5''4'【閻崇年著《明亡清興六十年》(上) “他到達山海關以後,借柳河兵敗為由,實行以個‘撤’字:孫承宗原來那條防線全撤,從右屯、大淩河城、錦州城、小淩河城、松山、杏山、塔山、連山、寧遠、前屯,一直撤到山海關……高第是放棄了經營多年的軍事防線,將已經恢復的關外400裡土地又拱手讓給後金。”】

'6'【當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兒》(六) “當年秦檜把岳飛坑死了,多少還議了和,簽了合同,現在魏忠賢把孫承宗整走了,卻是毫無附加值,還附送了許多禮物,禮單包括錦州、松山、杏山、右屯、塔山、大小淩河以及關外的所有據點。”】

'7'【金庸著《袁崇煥評傳》】

'8'【閻崇年著《明亡清興六十年》(上)】

'9'【當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兒》(六)】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二章 不可理喻的憤青決定

依據史料的記載,首先讓人感到意外是,這位“廢柴”的高經略,探聽敵情的能力非常了得,恐怕僅此一項,就足以令人對他刮目相看了。在《明熹宗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