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錄》上有一條非常醒目的記載,歸檔於天啟六年正月初五(寧遠大戰前夕),內容如下:

“經略遼東高第奏,奴賊希覬右屯糧食;約於正月十五前後渡河。

得旨:狡奴蠢動有形,右屯積聚芻糧,俱要收拾內地。卿新蒞關門,鋒刃方銳,宜嚴敕道將,倍修戰守,務保萬全。”

高經略的情報顯示,後金軍將於十五日前後渡過遼河,目的是來右屯搶糧食,右屯位於遼河以西,遼河以東即是後金的實際控制區。天啟的旨意是,既然他們想來搶糧食,那就把糧食搬回關內來好了。

高大人的這個情報,在後來被印證了是極為準確的,據《清太祖實錄》記載,後金大軍是十七日渡的遼河(三岔河段),這和高經略情報中提到的十五日前後渡河完全一致。

“天命十一年。正月十四日;帝率諸王統大軍徵大明。十六日次於東昌堡;十七日渡遼河……”'1'

就當時的情形而言,高經略面對大敵將近形勢,在天啟又有諭旨的情況之下,要轉運糧食入關自然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也談不上有什麼大錯。另外,因為高經略的主導思想是避免糧食被劫掠,所以《明史》裡所謂“委棄米粟十餘萬”的說法就顯得有些荒唐了。既然人家高經略非常擔心右屯儲糧的安全,那他怎麼可能又“委棄”大米白麵十幾萬給後金呢?

而整個事件中,最讓人一頭霧水的事情,就是為什麼非要把那麼多的糧食堆積在右屯,選擇右屯為存糧地本身就透著古怪。

右屯位於大淩河以東,三岔河以西,而這個地區在當時是很敏感的,地緣政治色彩極為濃郁,此地是後金認定的緩衝區(也可以說是預留的,因為廣寧大戰之後,後金主動撤離三岔河以西地區)。

當時的緩衝區,按現代的理解,那應該叫非武裝區,不駐軍的,因此後金最靠前沿的據點,是在三岔河東岸的耀州。後金的這個地域認識,在皇太極寫給袁大人的議和信中,表述得十分清楚:

“若真誠和好,則以大淩河為爾界,若三岔河為我界,此兩處之間,留為空地,逃人盜賊易察,不至滋生事端,和好之道得以長久。”'2'

在當時大淩河與三岔河也基本上就是雙方的實際控制線,所以如果明朝最前沿據點,只是在大淩河以西,並沒有進入緩衝區,那就跟後金的地域認識相契合了,如果是這樣,即便雙方沒有停火,那整個戰局也會暫時處於穩定,而不至引發事端。

不過,孫閣老和馬大帥卻越過大淩河,在右屯大肆屯糧,這個舉動是極具攻擊性,很有挑釁的意味。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把大米白麵送到後金伸手就可及的地方,就具備攻擊性並構成挑釁呢?道理很簡單,就是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你搬這麼多糧草過來,不是為了動兵,難道是為了白送不成?

所以說孫閣老、馬總兵在緩衝區裡儲備大量軍糧的舉動,實質上是在宣佈,緩衝區直接改成前進基地了,而下一步的動作,即是劍指後金控制區,火藥味十足。而實際情況也相當吻合,當時孫老師和馬總兵因為急於擺脫各自的困境,所以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用一場勝利來改變現狀,於是他們把後金控制區裡,最前沿的據點——耀州,作為了進攻的目標。

其實,攻擊耀州以前,在對手還不知道你的虛實的情況下,從某種程度上說,囤積糧草、調集大軍,那還算是有威脅的,所以儘管三十萬的大米白麵堆積在右屯,倒也算安全,可是攻擊耀州失敗以後,還把大米白麵擺在人家面前,就有點不合時宜了,有點犯賤的味道(純粹找抽)。

先前在耀州,與孫閣老、馬總兵交手的,不過是後金在耀州修繕城桓的二線部隊,可一交手就讓孫閣老和馬大帥的精銳主力潰散奔逃,一個晚上,六萬多人就不知道上哪兒遛彎去了,而後金若是來而不往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