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7部分

、團練;文:宣教、令史

以上均為行軍職務,每個職位均有正副之分,如統領分正統領和副統領,校尉分正校尉和副校尉;而有些職位又含多個職位,比如鋒校一職,有前鋒校、後鋒校、左鋒校、右鋒校之分;根據行軍不同,掌軍將領雖統一級別亦各有分工,如同是驍騎參領一階,又分步兵驍騎參領、騎兵驍騎參領、營壘驍騎參領等九個職位。總之詳盡但絕不繁冗,在此均不細說。

隨著攻下的城池越來越多,處理的事務越來越多,雖然大部分文官均投誠乾元軍,但元奚國戰亂已久,百業待興,民不聊生,所以事務極多,地方文官極為緊缺。

駱驚寒理出了一系列理事文官職位,大抵參照前朝官職,略有改動,這次他來主要就是商議此事的。

因戰亂元奚國的官職紊亂,如一州之主有稱太守的,有稱知州的,遲衡定為州牧。

其餘,如布政使、通政使、司運使、知府、縣丞、通判、府尹、提舉、理判、典史、驛丞、府丞、主薄等不一而足,從上到下官職不下百個,分門別類十分清晰,比武將的階銜繁複了許多,正適合經營越來越穩定的各個州池。

知道他是用心經營過,比自己清楚,遲衡一眼掃過,遂大筆一揮批准了。批完之後遲衡笑著說:“驚寒,雖然你是地方文官,但現在你管轄所有打下的州池,封為州牧又小了,不如隨軍中職務封你為少卿,如何?”

駱驚寒一笑:“還封我端寧侯就好!”

現下乾元軍轄七個州。壘州夷州征戰中,濘州有遲衡坐鎮,炻州、元州,矽州、縉州這四個州池地方事宜均由駱驚寒管轄。

一年之計在於春,管轄四州駱驚寒躊躇滿志。

炻州:雖然穩固,到底地處偏僻,許多地方未開化,能力有限。

元州:雖才收復一年,生機勃勃百業興盛,年底一算,無論是稅收還是徵兵均大大壓過了炻州,可謂潛力無限。

矽州、縉州:因是初定,未大動干戈。

管轄一州還好,凡事可親力親為,但同時轄控四州駱驚寒分|身乏術,自然得要人相助才行,其中一州之主——州牧之職的人選至關重要。

矽州,有麻行之封的州牧在轄,駱驚寒說暫不插手。

縉州,遲衡將楊氏祖孫三人楊雍、楊略、楊濟的事一說,楊雍已老,楊濟太年輕,楊略年紀正好,談吐學識及品格均為上乘,遲衡已發信函讓楊略即日啟程去元州見駱驚寒,駱驚寒聽了意味深長地說:“你相中的人都是不錯的。”後來駱驚寒見了楊略,也甚是滿意,任為縉州州牧,在此不表。

元州,駱驚寒將坐鎮元州,州牧之選可暫緩。

炻州,炻州兩年勵精圖治可謂風生水起,得挑一個穩重的人選為州牧。

前一年乾元軍廣開舉薦,網羅各地人才,舉薦者多如潮湧——舉薦事宜由駱驚寒一手主持。駱驚寒遞上一個花名冊,中間四五個圈了圈,是他最為看重的幾個人,可任炻州州牧一職:“這十幾個人是我最滿意的,昨天隨我到了將軍府,你可隨時檢測,看誰最合適。”

與這十幾個人交談之後,多次擇選,遲衡最滿意其中一人,該人四十餘歲,名任尺。任尺穩重老練,口才不佳但見解獨到,二十餘歲時任過前朝的官,後來戰亂又受人誣陷丟官歸田,但在任時政績極佳,品行高潔,因此被舉薦上來。

遲衡將任尺定為炻州太守,又與任尺在這十人中挑了五個人任要職輔佐前後。其餘青年才俊,遲衡讓駱驚寒自行安排任職。至此,炻州始算萬事皆定。

炻州猶可,元州、矽州、縉州才收復,空缺的位置數不勝數,但駱驚寒極自信,把關很嚴寧缺毋濫:“炻州有很流暢的舉薦之制,人選已補得七七八八了。我會將此舉薦之制推至其他州池,約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