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檔。
協議規定的目標需何時轉換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沒有給出最後期限
以上協議內容就是哥本哈根13天大吵架的最後成果
這份協議因奧巴馬和基礎四國元首協商擬定,所以又稱“五國協議”。或者乾脆叫“中美共識”,因為它最終是由奧巴馬和*兩位首腦拍板的。
協議簽訂後,兩國元首和其他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元首登機而去
這一協議的醞釀出臺,沒有徵求五國以外的任何國家意見。對於二氧化碳戰爭發動者歐盟來說,這無疑是莫大的嘲諷。面對一個和自己期望大相徑庭的“五國協議”,簽了預示著圈錢計劃落空,起碼暫時嚴重受挫。不籤,中美首腦達成共識後已人去臺空,你還能夠掀起多大風浪來?唉!打落牙和血吞,明年再戰墨西哥吧。於是,歐盟雖然滿懷不甘心,但最終還是認下了這份貼著中美聯合制造標籤的《哥本哈根臨時協議》。這一被外界認為“一無減排目標,二無技術目標,三無強制效力”,幾乎沒有任何約束力的協議。
我想他們當時的感覺,無異於給強行吞嚥下一個綠頭蒼蠅般倒胃口
點評:不再多做置評了,這個世界誰都不是傻瓜。美國人高調呼喊是做秀,他現在還沒減排資本,靠攻擊中國轉移自己承受的壓力罷了。中國更不用說了,伸過去腦袋給你歐盟套,你把大爺當二啊?說實話,在中美都不買帳的情況下,能有個這結果已經是非常難能可貴了
機關算盡太聰明,歐洲人處心積慮撒大網、唱大戲,意圖玩弄世界於股掌之間,結果到頭來,只能被幹在一邊,在滿懷懊喪、失落和不甘中,坐看中美兩國首腦的乾坤一擲。時代變了,這就是國際新秩序的主旋律,慢慢學會適應吧。
第六節、關於哥本哈根會議結果的評價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態對會議取得的成果感到滿意,認為本次會議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了一步,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開始”。儘管不具法律約束力,但潘基文表示,他將盡力推動這一協議在2010年成為法律檔案。並且明年1月1日,《哥本哈根協議》將“立即實行”。
美國總統奧巴馬形容新協議是“史無前例的突破”,並呼籲國內“順勢”推動國會透過氣候法案,設定減排強制性目標。
參加此次會議的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認為會議至少取得了三大成果:一是堅定維護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確立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二是在發達國家實行強制減排和發展中國家採取自主減緩行動方面邁出了新的堅實步伐;三是就全球長期目標、資金和技術支援、透明度等焦點問題達成廣泛共識。
以上持積極評價意見的,主要是來自基礎國家和美國等協議直接參與者以的聯合國。基礎國家初步達到了遏阻碳絞索陰謀實施的目的;美國也成功達到了躲避減排責任的目的,起碼奧巴馬可以宣稱,由於自己的努力避免了哥本哈根會議的徹底失敗;而聯合國秘書長則由於身份特殊,不便發表立場鮮明的評論。
而與之對應的是,歐盟國家因為買拐陰謀受挫,則紛紛作怨婦狀,發洩委屈和不滿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說:“協議內容與我們的願望相差甚遠。”
歐洲議會主席布澤克也在宣告中表示,他對會議結果“相當失望”。他同時呼籲歐盟要繼續向其他國家施加壓力,爭取達成一份“更加雄心勃勃的協議”。
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在會後表示,她是帶著“矛盾的心情”同意了該協議的———因為如果不同意,唯一的選項將是讓會議以失敗告終,並表示:“這是步向世界氣候新秩序的第一步,僅僅如此而已……”
另有部分發展中國家對《哥本哈根協議》則怨氣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