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來當錢麼?這不中吧?”
霍崇哈哈一笑,“不用擔心,胡說。誰敢仿造,殺頭!你看背面,上面有內容。”
胡悅等人把紙幣翻過來,就見背面印刷了一些文字,便讀了起來。
任何商家不得據守紙幣。
紙幣不得仿造,仿造者觸發貨幣法。偽幣制造者,殺頭。
紙幣面額為其對應貨幣價值,不得塗改
……
霍崇看著這幫傢伙們讀著,心中覺得有些感觸。雖然紙幣在這個時代是貨幣主體,然而霍崇自己其實好些年都沒用過這玩意了。
在清代沒啥紙幣,在新中國,移動支付已經取代了很大一部分貨幣,大家自己也不用了。
不過紙幣這玩意說是紙幣,不如說是‘布幣’。說起來超級好笑,霍崇自己是不用紙幣之後,突然想起了研究紙幣的製作,才明白了這點。
紙張是印製鈔票的主要材料,人民幣紙張主要成份是短棉絨,用95的棉短絨和5的木槳製造的印鈔紙採用一類一級棉短絨,印鈔紙未加增白劑,在紫光燈下不會有熒光反應。人民幣紙張是採用專用鈔紙,紙張光潔、堅韌、耐折、挺度好,並有一定的抗化學腐蝕性,可以在較長的時間內使用而不易損壞。
人民幣的挺度是很高的,抖動時能發出假幣所沒有的清脆聲,人民幣摺疊時不會斷裂,把人民幣團成一團放在手心裡搓也不會搓壞。並且在紙張上加強了水印、彩色纖維、安全線等防偽措施。另外在印刷紙幣的油墨及印刷工藝上也有防偽措施。
1731年的當下,紙幣雖然沒有那麼挺,起碼晃動起來也有些嘩嘩啦啦。而且手感的確非常有顆粒感,手指的感觸與紙是完全不同的。
等眾人疑惑完畢,霍崇繼續講述道:“稱帝不稱帝,咱們以後再說。這個人民幣,必須建立起來。不然這紙幣豈不是沒用了麼。你們看看這紙幣上的文字。”
眾人再次仔細讀了起來,就見紙幣正面上面有一行小字,‘中華人民銀行’。
“我不喜歡錢莊,聽起來著實太俗氣了。所以用銀行來代替。”霍崇解釋道。
大夥紛紛點頭稱讚,覺得銀行這名字著實不錯。
霍崇心中感嘆,這文化就是有獨特性。中國人雖然喜歡金子,但是黃金更多的被視為是一種貴金屬,與首飾與裝飾的聯絡更多些。
說起白銀,大家就自然而然的感覺是一種貨幣。這完全是因為大夥有機會接觸白銀,而比較少的接觸到黃金。
之後霍崇掏出一個錢袋,拎在手裡顛了顛。裡面嘩嘩響動,讓霍崇聽得心情大好。
倒不是霍崇是個守財奴。這種比較清脆的金屬貨幣碰撞的聲音,聽起來就是讓人感覺很好。單純的比較悅耳罷了。
開啟錢袋,把一堆鑄造的銀幣與銅幣倒在桌上,霍崇把這堆東西推到桌子中央,不少人立刻起身去拿了幾個到手裡。看來喜歡這玩意的不止是霍崇。
霍崇解釋道:“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發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現了專為攜帶鉅款的商人經營現錢保管業務的“交子鋪戶”。存款人把現金交付給鋪戶,鋪戶把存款人存放現金的數額臨時填寫在用楮紙製作的卷面上,再交還存款人,當存款人提取現金時,每貫付給鋪戶30文錢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費。你們猜猜,我們的銀行要收多少保管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