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一面嚷嚷,一面還向池座觀眾揮舞拳頭。自然而然的,池座的觀眾更是鬨堂大笑,笑得前仰後合。這之後,巴黎又出現了一批“對號入坐”的上流社會人士,他們滿心委屈地到處訴說,莫里哀透過這出喜劇的主人公阿諾夫的形象,描寫的正是他們。

《丈夫學堂》和《太太學堂》的演出,引起了教會、貴族和他們的走狗——反動腐朽的文人的猖狂進攻,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其中包括寫出大量的諷刺作品), 來誣衊詆譭這兩部喜劇,攻擊這兩個劇本中的現實主義的特徵。他們說 :《太太學堂》和《丈夫學堂》粗俗、下流、淫穢、褻瀆宗教。企圖禁演此劇。有人則寫文章誹謗莫里哀,敗壞他名聲,攻擊他的劇本。那些人誣陷莫里哀說他不論誰的作品都抄襲;他自己組織廣告;使自已的劇場內坐滿達官貴人,但這莫里哀傳 ?45?些人並非因為在那裡能得到娛樂而上劇場的,而是因為人們已經習慣到那去,到那裡去是為了露露面,他們甚至不關心演的是什麼戲。莫里哀的訣竅在於利用貴族的愚笨,貴族喜歡別人取笑他們,他們自己把自己圈子裡的事和自身的缺點告訴他。這出戏不但很惡毒,而且戲的主題並沒有寫好,沒有一場戲不是錯誤百出的。最後的結論是“這是一個具有美麗外表的魔鬼”。

對這些惡毒的進攻,莫里哀仍用諷刺喜劇這個犀利的戰鬥武器,進行了堅決的反擊。他在1663年編演了《太太學堂的批評》這部充滿戰鬥性的喜劇,狠狠地譏笑了對他懷著惡意的各種型別的人物——頭腦空虛的侯爵、裝腔作勢的太太、庸庸碌碌的詩人和心懷嫉妒而行為卑鄙的演員。該劇描寫貴族沙龍里的一場論爭。劇中人物對《太太學堂》有的贊成,有的反對,分成了對立的兩派。他們各抒己見,熱烈辯論,最後以贊成者的勝利告終。莫里哀把社會上對《太太學堂》的反對派分為三類:一個是毫無見識、無賴潑皮式的侯爵,一個是裝腔作勢、假充正經的貴婦人,一個是嫉妒別人、吹毛求疵、奴性十足的作家,他們都是巴黎沙龍里的代表人物。莫里哀明言,這些坐在戲臺上看戲的大人先生的鑑賞能力要比池座的一般觀眾低下得多。這就更加激怒了貴族老爺們。

莫里哀傳 ?46?

這時上流社會風傳《太太學堂的批評》一劇是在影射巴黎貴族德?拉?費雅特公爵,他是法國的元帥,法蘭西近衛軍司令,權傾一時。貴族們都有意挑唆他,而他最後也認定 ,《太太學堂的批評》描寫的侯爵就是他,那個侯爵笨拙而又憤憤地老是重複說一句話:“來塊奶油蛋糕!” ——於是,費雅特對莫里哀恨之入骨,準備對他進行無情的報復和羞辱。一天,費雅特在王宮的迴廊裡碰到了莫里哀,他假意作出擁抱的姿態,突然摟住莫里哀,把他按在自己上衣的金屬鈕釦上,扎得莫里哀的臉頰鮮血直流。費雅特嘴裡還惡狠狠地嚷道 :“來塊奶油蛋糕!來塊奶油蛋糕!” 經過此事後,費雅特還不解恨,打算派人暗殺莫里哀。路易十四聽到此事,趕緊制止了費雅特。

貴族的這些行徑不會嚇倒勇敢的莫里哀,只會激起他更強烈的反叛意識,他對貴族以及所有可鄙可笑的階級的諷刺更加毫不留情 。《太太學堂的批評》演出後 ,出現了《〈太太學堂的批評〉之反駁》一類的論戰性的劇本。布林高尼劇院還上演這一類劇本,他們把莫里哀誣衊成滑稽可笑的人物。莫里哀以戰鬥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