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關中的通道打通了。
柳元景押送糧草到陝城,順便視察前線、安撫將士。
他見到2千多魏軍俘虜中,大多數是漢人,便向他們詢問情況。
這些人告訴柳元景,他們都來自魏國漢人士族,許多是崔浩案子牽連坐罪的奴兵。
有一部分就是太原柳家人。
柳元景祖上就出自太原,與太原柳氏同祖不同宗。
崔浩案牽連到太原柳家時,他曾捶胸嘆息。
現在見到族人,他問他們願不願意留下加入宋軍。
這些人告訴他:他們出征,都有家人、族人被官府扣留作人質。
作戰時,魏軍騎兵在後督促、驅趕,回頭則死。
現在被俘,如果加入宋軍,家人、族人必死。
他們表示:您可以殺了我們。這樣就不會連累人質。
柳元景搖頭嘆息後,下令發給他們口糧、盤纏,放了他們。
這批人回去後,魏軍中就傳開了:投降宋軍,會得到盤纏返鄉。
因為這一舉動,皇帝劉義隆後來下詔嘉獎柳元景。
因為,拓跋燾與劉義隆之間,經常有外交文書往來,互相諷刺、擠兌、炫耀…
柳元景的做法,給了劉義隆諷刺拓跋燾的絕好素材。
柳元景部拿下陝城、潼關後,就地進行整軍。
隊伍作戰減員,能補充齊整的就補充,無法及時補充的就縮編。
這個時代,雖然不像《商君法》規定的那樣:伍長死了殺隊員、什長死了殺伍長、隊長死了殺什長、屯長死了殺隊長…
但軍隊等級制度依然非常嚴苛。
大官壓中官,中官壓小官,小官壓小兵,這是基本風尚。
正因如此,小兵是小官的炮灰,小官是中官的炮灰,中官是大官的炮灰…
一場大戰下來,如果減員嚴重,剩下的往往全是軍官。
如果沒法及時補充兵丁,那就必須平行降級,打亂編制重新整編。
否則無法恢復戰力。
薛安都、魯方平、龐法起的軍隊,都減員不少。
柳元景把最大一批俘虜放了,其餘俘虜分配給幾人,補充之後仍然不足,於是只得縮小軍事編制。
軍制規定一營5千人。三位將軍原來都有兩營一萬人。
經過整改後,都縮了水。
正在此時,龐季明老參軍帶來許多關中義士。
其中有些人表示,自己這幫人是原來蓋吳起義軍成員,起義被鎮壓後東躲西藏到現在。
他們說,大夥對薛安都將軍十分熟悉,非常願意加入他的隊伍。
薛將軍自然欣然應允。
這樣,薛安都部補滿了編制。
柳元景原計劃休息、整軍之後,率軍直撲長安。
這時,皇帝劉義隆的旨意到了。
柳元景對聖旨行禮後,從傳旨太監接過帛書一看,頓時垂頭喪氣。
原來,聖旨寫著:詔令柳元景部西路軍,立即班師回襄陽。見詔即刻執行!
北伐半途而止了。
柳元景將詔書遞給諸將傳看。
大夥紛紛向傳召太監詢問原因。
那名太監也不隱瞞,把東路軍大敗、皇帝決定罷兵的訊息告訴了諸位。
眾人這才明白原委。
是啊,說到底,這次北伐,東路軍才是主力。
如果東路軍沒有完成既定目標,其它幾路軍打得再漂亮,也於大局無補。
既然如此,那也沒什麼好說的。
柳元景下令:全體回襄陽,去向雍州刺史、隨王劉誕繳還兵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