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0部分

掌的在豪宅外邊站著。

房東剛開啟門,他們就衝了進去,按照方案各幹各的活,有條不紊。

這邊剛佈置好場景,葛尤和徐繁就進入了狀態。

兩人是老搭檔了,彼此熟悉,準備的相當充分,拍完這一段,化妝師上前補妝,其他工作人員迅速的轉換場景,拍下一段的戲份。

整個過程看似忙碌,其實很有條理,展現了訓練有素的軍事化作風。

負責開門的老外在一旁看的目瞪口呆,他在好萊塢算是見多識廣了,可從來沒見過這麼高效率的劇組,簡直是分秒必爭啊。

馮曉剛當兵出身,把我軍的優良作風帶到了美國。

劇組拍了一天一夜,等第二天老外過來的時候,不僅戲拍完了,連房間都給打掃乾淨了。

一個國內的劇組來到好萊塢拍戲,對於洛杉磯當地的華人來說非常稀奇,還引起了當地華人報紙和電視臺的關注。

這對林子軒來說是個好訊息,他需要找一些華人群眾演員。

在《不見不散》中,葛尤和朋友辦了家旅遊公司,專門接待國內的遊客來美國旅遊,一個旅遊團怎麼著也要幾十名群眾演員。

最好是國內在洛杉磯的留學生,能說流利的普通話或者方言,這才是國內的旅遊團。

他和幾個留學生團體聯絡了一下,大家比較熱情,國內的劇組來好萊塢拍戲的還不多見,其中不少人在國內學的就是影視專業。

有的甚至是京城廣播學院畢業的學生,是他的校友。

三年前,《京城人在紐約》的播出展現了華人在美國真實的生活狀態,讓那些盲目跟風的出國者冷靜下來,卻沒有減弱國內民眾對於出國的熱情。

在美國生活或許很艱苦,卻也充滿了各種機遇。

電視劇的播出讓國內的人前往美國更有目的性,留學人員和科技工作者佔據了多數。

對於這些國內藝術院校畢業的留學生,林子軒非常歡迎。

不僅是群演的問題,劇組還需要翻譯人員,馮曉剛雖說是第二次來美國,可他的英語水平有限,和美國工作人員交流都是用單詞拼湊在一起。

葛尤和徐繁的英語更不行了,別看徐繁畢業於京城戲劇學院,她的英語口語並不好。

這和國內的英語教育有關,教的是啞巴英語,做題的時候不錯,一說話就不利索了。

再說了,劇組裡的翻譯和普通的翻譯不同,拍電影有不少的專業術語,藝術院校畢業的學生懂這個,大家容易交流。

當然,如果這些留學生願意免費在劇組做翻譯那就更好了。

為了激發這幫留學生的愛國心,林子軒邀請他們到劇組駐地參觀,見識一下劇組的艱苦生活,讓他們看看從國內來到好萊塢拍電影是多麼的不容易。

說實話,倒是談不上艱苦,還沒有以前拍《京城人在紐約》那會條件困難。

不過總有些實際的難題,可以讓他們體驗一下大熱天在沒有空調的房車裡生活的滋味。

到了約好的日子,林子軒開車去接這幫留學生,一共有十一個人,八男三女,都是國內影視相關專業在洛杉磯的留學生。

其中有個女孩子叫做俞菲鴻。(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六章 驚鴻

俞菲鴻是南方杭城人,家境優渥,父母畢業於名牌大學,只是不從事文藝工作。

她六歲開始學習舞蹈,八歲參與了電影演出,十六歲就成了一部電影的女主角,後來考上了京城電影學院表演系。

四年後畢業,因為成績優異留校任教,那一年是1993年。

京城電影學院是華國電影行業的最高學府,畢業後能留校任教的要麼是有後臺,要麼是學霸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