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0部分

鬧過事的老少名儒們再次聚集起來,大聲抨擊文天祥此舉乃破壞華夏千載文制,遺禍殃及子孫的亂命。

大都督府不予回應,只是由剛剛病癒的陳吊眼出面,敦請諸位儒生門換一個地方鬧事,不得妨礙大都督府日常運作。

陳吊眼素有惡名,又曾經染過瘟疫。眾儒避之唯恐不及,怎肯冒著生命危險與其理論。於是將戰場從大都督府院牆外轉移到報紙之上,從齊公重商喪國開始罵起,一直罵到蒲壽庚辜負大宋,將兩千餘年商**國殃民的惡行一一挑揀出來,號召天下有識之士認清這些人的嘴臉,抵制他們參加約法大會。

這一來,將福、泉、漳、廣四州的商家全部惹怒了。有錢的大商人們紛紛效仿尤、利、田、賽等人,捐糧捐物幫福建大都督府賑災,以此換取自己在即將舉行的約法會上的發言權。而財力有所不及中、小商家,則出錢僱傭了大批文人,在報紙上對腐儒們的言論進行反擊。從玄皋犒師、呂不韋興秦,一直說到大都督府成立近四年來商人們所做的貢獻,舉例說明商人們非但不是禍國殃民之人,而且比儒者有良心。請儒者們自己拍胸脯算一算,每當國家危亡之時,投降外族的名流中,到底商人居多,還是儒者居多?

雙方打了個不亦樂乎,在陳吊眼和完顏靖遠的壓制下,都不敢採用武力,只能試圖用言語貶損對手。短短數日內,大商人們私下買賣良家婦女婬樂,仗財力欺壓良善,趁天災囤積居奇的“醜行”,和大儒們搬弄是非,朝秦暮楚,賣國求榮,說一套做一套的“壯舉”都被翻了出來。雖然這些事情大多數是牽強附會,查無實據,依然讓看熱鬧的百姓大開眼界。

最近幾年,透過工人夜校和軍隊學堂的培訓,城市中識字的人漸漸多了起來。很多人平素本來對報紙不感興趣,見爭論雙方吵得如此熱烈,紛紛將注意力轉移到名人**上面。一些私人開辦的小報銷量由此扶搖直上,隱隱有逼近官辦的《華夏舊聞》的勢頭。

“原來那些衣著光鮮的人,也有如此不堪的一面!”道邊小店裡,替人打雜的小夥計們一手託著油乎乎的報紙,一手拿著作為午餐的熱乎包子,邊吃邊想。

為了讓更多的人站在自己這邊以壯聲勢,報紙上的不約而同的採用了半白話。這正好符合了市井百姓識字不多的特點。

“趕快吃,吃完了抓緊時間幫帳房趕工。月底東家趕著要上半年的結算明細呢!”掌櫃地從櫃檯後探出半個腦袋來,不滿意地嚷嚷。

“哎!”小夥計答應一聲,將半個包子一把塞入口內,順手將裹包子的舊報紙團成一團,扔進了門後剛剛做好沒多久的垃圾簍裡。

“敗家玩意,看完了麼就亂扔。難道那是大風颳來的麼!”掌櫃的不知道是心疼自己的新垃圾簍還是心疼那半張報紙,大聲罵道。

“舊的,舊的,三天前的。人家王家包子鋪用來裹包子的!”小夥計見掌櫃發怒,趕緊嘟嘟囔囔地解釋。

“舊的也不能亂扔,有字的紙都是斯文!揀回來,有空給我念念,讓我聽聽朱大聖人又怎麼逼良為娼,許大名士又怎麼千里求官了!這幫傢伙,滿嘴仁義道德,其實沒一個好鳥!”掌櫃的罵聲漸低,不經意間露出了自己的真實意圖。

這幫傢伙,沒一個好鳥兒!這句話,已經漸漸成了市井百姓對儒林和商侶的共識。套在頭上的光環和神秘感消失後,一些人的本來面目在百姓眼中漸漸真切。在很多人眼中,商人為了謀求私利不擇手段,形象固然可憎,但他們言行一致,從來不掩飾自己逐利的心思。而那些儒者們,嘴巴里說的都是為國為民,都是聖人般的大道理,暗地裡追逐一己私利卻做得比商人還直接。從做人坦蕩這一角度上,顯然商人的人格比儒者們還要高尚些。

還有有心人研究了大宋南渡以來的歷史後,突然發現,原來商侶和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