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龐文瀾給龐勁東的接任做了一系列的鋪墊,但是龐勁東在果敢共和軍內畢竟沒有資歷,又太過年輕,很難壓制住元老們。龐勁東估計,他們很快就會跳出來和自己唱對臺戲。
這些老傢伙或是當年跟著龐文瀾打天下,或是曾經給果敢共和軍立下大功。如今有的手掌大權,有的雖然已經退居二線,但在軍中的影響力仍不容小覷。對龐勁東來說,於公於私都是招惹不起的。
一想到這些,龐勁東就深為頭痛,更加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好這個副總司令。
在歷史上曾有很多本不願走上高位的人,卻被強行披上了龍袍,結果沒有一個得到了好下場。比較有名的例子就是李煜,本來是一個了不起的文學家,卻偏偏兼職做了南唐最後一個皇帝,最後慘死於牽機藥。
回想起阿猛的謀殺,兩位叔叔的無恥背叛,龐勁東知道自己在長箐山並不安全。尤其是當了這個副總司令之後,暗中忌恨的人恐怕更多。
李煜至少還能寫出“故國不堪回明月中”,讓後人記住曾有過他這麼一位詞人,併為之一掬同情之淚。龐勁東想來想去,自己似乎實在沒有這份才學,頂多一個帝國控股集團或許會讓一些人記住自己。
不過就算是永遠被人記住,龐勁東也不願意平白丟了自己的性命。
面對眼前這種局面,龐勁東實在沒有什麼辦法,想來想去,最後倒是悟出一個四字真言“愛咋咋地”。
龐勁東原本以為龐天嘯之死會留下後遺症,但十分幸運的是,並沒有掀起任何波瀾。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龐天嘯的妻子兒女們還沉浸在悲痛當中,其他人的注意力卻很快就轉移開了,原因是二零六團和果敢特區政府先後向果敢共和軍歸降。
在德欽巴丹的宣傳鼓動之下,二零六團共有一千一百餘人攜帶全部武器裝備投誠,選擇離開的只有不到三百人。
相比之下,果敢特區政府和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的投誠,就要複雜許多了。
彭仁浩的死被確定為心臟病突,第一時間就向外界公佈。正如沈佩紱之前說過的一樣,在彭仁浩死後,果敢特區政府和同盟軍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儀式,不少果敢人為其留下了傷心的淚水。
沈佩紱在會上對彭仁浩做出了高度評價,而且將這位懦夫包裝成了為民族尊嚴和自由奮鬥終身的戰士。在料理好極盡尊崇的後事之後,沈佩紱順利接任特區主席和同盟軍總司令。
果敢特區政府在沈佩紱的操縱下布宣告,譴責緬甸政府軍第七十七師縱容士兵在果敢特區為非作歹,並調動部隊進攻長箐山,嚴重破壞了果敢地區的和平安定,用實際行動撕毀了停火協議,並對果敢人和其他民族的生命財產權利構成了嚴重威脅。
這份宣告還耐人尋味的高度讚揚了以龐文瀾為的果敢共和軍,長時間以來捍衛著果敢人的民族利益和尊嚴,維繫著各個民族之間大團結的局面,並有力的回擊了緬甸政府軍的挑釁行為。
任何一個多民族國家都有這樣的現狀,那就是少數民族對人口占有多數的主體民族,總是抱有天然的敵意和警惕。主體民族佔總人口比例越高,這種敵意和警惕也就越強烈。
尤其是緬甸經歷過殖民統治和外國侵略,殖民者和侵略者都對其民族關係進行了不遺餘力的挑撥,加之一些歷史因素的作用,主體民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關係已經惡化到了極點。緬甸政府和政府軍基本由主體民族緬族組成,而且偏偏不識時務的一度奉行大緬族主義,因此少數民族對政府在自己聚居地區的行動,往往帶有戒備心理。哪怕這種行動可能並沒有惡意,甚至只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對自己的領土行使主權所必須的。
歷史上,撣邦與緬甸政府全面開戰的原因,就是緬甸政府藉口清剿非法入境的國民黨殘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