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章 武則天: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五年(654年),武則天生下了她的長女安定思公主。據傳,在公主出生一個月後,王皇后前來探望並疼愛地撫弄孩子,離開後,武則天趁無人之際掐死了自己的女兒,並巧妙掩飾。當李治來到時,武則天假裝歡笑,開啟被子發現公主已死,她痛哭失聲,並透過詢問侍從暗示是王皇后所為。李治因此深感憤怒,認為是皇后殺了自己的女兒,而王皇后無法自證清白。此事成為李治產生“廢王立武”念頭的關鍵轉折點

四、廢王立武

在唐高宗李治統治初期,朝廷中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元老大臣勢力龐大,對皇權構成了顯著的制約。李治意圖透過廢黜王皇后並立武則天為後,以此為契機重振皇權,削弱元老重臣的力量。然而,這一舉動遭遇了強大的反對聲浪,尤其是來自長孫無忌等人的堅決抵制。

永徽六年(655年),武則天展現出卓越的政治智慧與手腕,她編纂《內訓》一書,逐步提升自身的政治影響力。同年,中書舍人李義府率先表態支援“廢王立武”,此舉得到了李治和武則天的高度讚賞,並引發了其他朝臣如許敬宗、崔義玄、袁公瑜等人的相繼轉向。李治見時機逐漸成熟,再次萌生廢立之意。關鍵時刻,元老重臣李積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問外人”的表態,使得原本不利的局面發生了根本性扭轉。

十月十三日,李治下詔以“陰謀下毒”的罪名廢黜王皇后和蕭淑妃為庶人,並將其家人削爵免官、流放嶺南。一週後,正式冊立武則天為皇后,並將反對最激烈的宰相褚遂良貶謫出京。十一月初一日,舉行了盛大的冊封皇后儀式,標誌著武則天成功登上皇后之位。

永徽七年(656年),武則天覲見宗廟,高宗追封其父武士彠為司徒,並附祭於唐高祖的宗廟;同時加封武則天母親楊氏為代國夫人。武則天藉此機會撰寫《外戚誡》獻給朝廷,以應對輿論壓力和質疑。

顯慶二年(657年),李治和武則天決定移居洛陽,定洛陽為東都,進一步鞏固了他們的權力基礎。至顯慶四年(659年)四月,武則天與李治共同決策,將長孫無忌、于志寧、韓瑗、來濟等人削職免官,驅逐出京,從而基本實現了君主集權的目標。

五、二聖臨朝

顯慶五年(660年),唐高宗李治因風疾發作,身體狀況惡化,無法正常處理政務,於是將國家大事交由皇后武則天代為處置。這一時期標誌著“二聖臨朝”的開始,但這也逐漸加深了他們之間的矛盾。在武則天協助治理國事的過程中,她展現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果斷決策力,如龍朔元年(661年)正月請求禁止天下婦女扮演滑稽藝人,得到了李治的採納;同年四月,武則天成功勸阻了李治親征高句麗的打算。

隨著武則天權力的增長,“專作威福”,對李治的決策產生了很大影響,甚至到了控制的地步,這使得李治深感不滿。麟德元年(664年),宰相上官儀提議廢黜武后,李治同意並著手準備詔書,然而此事被武則天及時得知,她親自面見李治申訴,使得李治心生愧疚而收回成命,並將責任推給了上官儀。此後,每次理政時,武則天都會垂簾聽政,大權幾乎盡歸中宮,包括官員任免、刑罰裁決等重大事務皆由其定奪。

武則天積極推動李治封禪泰山,於麟德二年(665年)陪同李治進行了一次規模宏大的封禪之行,不僅彰顯了唐朝國力的強大,也體現了她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咸亨三年(672年),武則天還資助修建了洛陽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進一步強化了她的宗教影響力和社會聲望。

上元元年(674年),李治與武則天分別稱天皇、天后,武則天上諫言十二事,均得到李治採納並頒行全國。她在農業政策上表現出高度重視,鼓勵墾荒增產,嚴懲苛政導致人口流失的行為,所編撰的《兆人本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