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7部分

四歲的皇帝因病去世,他的繼承人是年僅八歲的小皇帝康熙,宮內由祖母皇太后照料。朝中則由四位順命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聯合執政,實權人物則只有鰲拜。隨著順治皇帝的去世,湯若望的地位每況愈下。首先是順治末年,一個略有小名的文人楊光先寫作《摘謬論》和《辟邪論》,投疏到禮部,分別攻擊西洋新法和基督教,在前書中,楊光先認為湯若望別有用心地用西洋曆法替代中國本土曆法,是蔑視大清的惡毒之舉,在後書中以中國傳統倫理觀念為參照系全面批駁基督教義。由於順治帝尚在世。禮部官員拒絕了楊光先的彈劾申請。

傳教士一方於康熙三年由利類思創作《天學傳概》,介紹天主教的產生及在中國的傳播歷史,反駁楊光先的指控。文中過分誇大基督教義的神聖,激化了矛盾。這時,湯若望中風病倒,由南懷仁代其履行公務。楊光先代表著反西方傳教士的一批人,包括儒士、回教徒等人,他們積極支援楊光先,使這一案件越來越複雜。

康熙三年秋到次年春天。朝廷公開審理此案,楊光先指控湯若望等人犯有三條大罪:陰謀叛逆、宣揚邪教和傳佈錯誤的天算學。長期審判的結果是,湯若望和欽天監七位官員被判處死刑,各地傳教土集中到北京接受審訊。拆毀全國教堂。但在審判的最後關頭,北京發生強烈地震,順治帝的母親孝莊太后直接干預此案,湯若望和僕人才被釋放。五名中國官員仍被處死,不久湯若望病故,葬於利瑪竇墓旁。集中到北京的二十五名傳教士被驅逐出境。

楊光先就任欽天監監正。走馬上任後,他遇到曆法推算的技術問題,楊光先恢復大統歷和回回曆,結果當然錯誤百出。康熙年事稍長,不滿於鰲拜的專權,從欽天監人手追查。康熙八年春,康熙仿效乃父順治命湯若望的助手南懷仁和楊光先實地測試,以辨優劣。經過幾次考查,楊光先敗下陣來,被革職,病死在回安徽老家的途中。

康熙皇帝恢復了湯若望的尊號,肯定了他的貢獻。南懷仁接任欽天監監正,經過這一重大麴折,中國天文學重新獲得了發展的機遇,以後歷任欽天監主要官員均為西方傳教士。傳教士在天文學上取得勝利,傳教的阻力卻越來越大,清政府對傳教活動的控制康熙中後期以後越來越緊,最終進入全面禁教階段。

湯若望和順治帝感情如此的親厚,為什麼最後會落得如此下場?一朝天子一朝臣?

康熙能夠登上大統,正是因為這位西洋老人的一句話,才促使順治立康熙為繼承者。

有關誰繼承皇位的決定,內臣奉孝莊太后意思詢問湯公,皇二子福全和皇三子玄燁哪一個繼位較合適。湯若望對皇三子比較中意,因為他得過天花。這位玄燁,就是後來的清聖祖康熙。

從這個角度來說,湯若望對康熙是有恩的,但是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康熙對湯若望下達凌遲的命令呢?如果不是孝莊太后敦促,康熙八年,湯若望的冤案還不能平反。

其實湯若望的失寵,以及最後的凌遲處死,和楊光先沒有太大的關係,這件事只是一個由頭,或者明面上的解釋。真正的原因卻和風水有關係。

清朝的皇帝十分注重陵寢風水的選擇。他們認為,一處好的陵寢風水,能給國家帶來好運,能使子孫繁衍興旺。所以,沒有好的風水,他們寧可不建陵寢。道光皇帝這樣說過:“總以地臻全美為要,不以宮殿壯麗以侈觀瞻。”講的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順治皇帝是清朝入關以後的第一位帝王,他的陵寢究竟要選在哪裡呢?小福臨在思索這個問題。他親政以後,開始大量閱讀各種資料,其中包括風水書籍。

順治帝很聰明,他每天都要看十多本書,而且,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但是,由於過度勞累,竟然把他給累吐血了。

順治帝在學到了大量的書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