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王的,在其他國家看來,只是劉勝想不想反罷了。
哪怕雲國新王能叫得動劉勝,那麼劉孝至又怎麼會聽呢?
所以對於劉孝至而言,這塊蓮花渡口,簡直就是白給。
只是聽聞,蓮花水寇近年來一直盤踞在此地,勢力已經發展到一萬餘人,從人數上看,卻是與劉孝至的開山軍旗鼓相當。
可見劉孝至此刻臉上卻流露出一絲期待。
開山軍,即將迎來他們的第一場正式戰鬥。
在半個月的準備之後。
開山軍全體待列,經過一年多以來的對抗戰和修習雙法,開山軍東西兩營卻是有了深厚的情感。
這一年多來,他們互相之間,想盡了辦法坑害對方,目的都是為了攻入對方大本營或者防住對方的進攻。
而每一次坑完,總會迎來下一次的針對性化解。
在每一次的化解之下,東西兩營計程車兵皆是經歷了各種啼笑皆非的遭遇,逐漸地,他們的進攻越來越有周密的規劃,行動力,執行力也是脫胎換骨。
而防守方面卻是愈發的滴水不漏,越來越難以攻破。
他們每一個人在面對突然發生的變故,應急處理能力及默契皆是無與倫比,見多了,自然就習慣了。
更何況,經歷了一年來的修煉,開山軍士兵甚至已經出現了一些飛簷走壁的趨向。
他們的對抗也越來越是誇張,有時候手中銅器甚至會在對抗中因為用力過猛而折斷。
要知道,哪怕是為了練兵打造的兵械,那僅是未開封而已,那銅可是實心銅。
總而言之,如今的開山軍,戰鬥力早已不是剛成立時候那個模樣。
如今的東營在彭德去了太平鎮當鎮長後,又重新選了一位新的營頭,叫做姜還,是一位吐納煉體達到第五層的高手,更重要的是有勇有謀,倒是與那趙所鬥得有來有回,各有勝負。
這也使得攻防位置經常輪換。
如今列陣在前的開山軍在劉孝至等人的眼中,已經算得上是一支主力軍團,雖然合計也就這點人了。
卻是個個精兵強將。
在經過簡短的動員之後,開山軍便向著蓮花渡口推進。
也是因為開山軍士兵皆因修習了吐納強身法,這讓其的行軍速度也是極快,重要的是體現在續航上,普通行軍一天要歇四到五次。
而開山軍,一般就是歇兩次,主要是因為到了吃飯時間。
原來需要三個月的行軍,卻是在短短的一個月便提前抵達了。
看著遠方那因訊息還未傳到,尚未反應過來的蓮花水寇們,開山軍士兵皆露出了一臉殘忍的笑容。
:()震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