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位帝王,他以其卓越的酒量和非凡的政治手腕聞名於世,卻最終因一場宮廷政變而驚駭身亡,其子孫更是遭到了親弟弟的殘酷屠殺。他,就是北燕的開國皇帝——馮跋。
一、傳奇人生:飲酒一石不亂
馮跋,小字乞直伐,出身於一個將門之家。他的父親馮安曾在西燕擔任將軍,然而隨著西燕被後燕慕容垂所滅,馮跋一家也被迫向東遷徙,最終定居在和龍(今遼寧朝陽)。在軍營生活中成長的馮跋,自小就展現出深沉穩重、寬仁大度的性格,對人恭敬謹慎,深受父母的器重。
傳聞馮跋特別能喝酒,常常是“飲酒一石不亂”。雖然一石酒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重量有所不同,且古代的酒與現在的高度白酒也有差異,多為米酒一類,但“飲酒一石不亂”這一說法,足以證明馮跋的酒量之大。他不僅能喝,而且喝了之後還能保持清醒,這種非凡的酒量在當時無疑是一種傳奇。
二、政治生涯:以權臣之身,登上大寶
馮跋的政治生涯充滿了傳奇色彩。早在後燕慕容熙還是皇弟的時候,馮跋與弟弟馮素弗就因一些私事得罪了這位皇弟。等到慕容熙繼位後,他打算除掉馮氏兄弟,馮跋兄弟不得不攜家帶口逃匿於深山。然而,命運總是充滿了變數。慕容熙在位期間,後燕徭役賦稅繁重,百姓苦不堪言。馮氏兄弟趁機推舉後燕惠愍帝慕容寶的養子、高句麗人高雲(慕容寶賜其名為慕容雲)為主,又籌謀入皇城成功殺掉慕容熙,繼而擁立慕容云為帝,並勸其恢復高姓。
然而,慕容雲(高雲)不過是馮氏兄弟的傀儡而已。他深感自己沒有什麼功德,又加上馮氏兄弟的強勢,更讓他惶恐不安。於是,他選拔了一些精壯的武士作為心腹,其中就包括離班和桃仁。然而,這兩個傢伙卻密謀發動政變,將高雲給殺了。在這場政變中,馮跋全程在場,但他既沒有救駕,也沒有參與殺害高雲。等到皇帝被殺後,馮跋的手下才將這兩個叛徒誅殺,進而推舉馮跋為帝。馮跋在推辭一番後,最終稱天王,大封群臣,仍以“燕”為國號,史稱北燕。
馮跋雖然以權臣身份上位,但他卻並不驕縱。他在位期間,文治武功相當不錯。他平定內部叛亂,穩定政權;對外與柔然等族交好,以保邊境安寧;對內實行仁惠政策救濟百姓,廢黜苛捐雜稅,鼓勵農耕,推行薄葬,大力發展教育。他的為政清明、整頓朝綱、勤於政事、廣開言路,使得北燕境內上下一心,茁壯發展。雖然強大的北魏正踏在一統北方的征程上,但在馮跋的統治下,北燕還是艱難地維持了二十多年的穩定。
三、文化身份:漢化的鮮卑人,還是鮮卑化的漢人?
關於馮跋的文化身份,一直都存有很大的爭議。從“跋”這個字來分析,馮跋更像個鮮卑人,因為普遍來說,漢人很少有用“跋”這個字當名字的,但在鮮卑、匈奴、柔然等民族中卻很常見。再看馮跋的小字乞直伐,這更像是一個胡人的名字。此外,馮跋上位後是稱天王而不是皇帝,“天王”這個稱謂在中國歷史上集中出現在五胡十六國時期,這也進一步加深了他是鮮卑人的印象。
然而,說馮跋為鮮卑化的漢人,也有其合理之處。這更多原因來自《魏書》對他的記載,以及他與推行漢化的北魏及北魏馮太后(馮太后是北燕皇族後人)的關聯。馮跋在位期間,也推行了一系列漢化政策,如發展教育、整頓朝綱等,這些都體現了他的漢化傾向。
四、悲劇結局:受驚嚇而亡,子孫慘遭屠殺
馮跋的傳奇人生和卓越政績,最終卻未能為他帶來一個圓滿的結局。415年,對北燕的建立與治理立下汗馬功勞的馮跋二弟馮素弗去世,這對馮跋和北燕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馮素弗的死,讓馮跋失去了一個左膀右臂和一個摯愛的兄弟,而北燕也失去了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