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為肝液”,“涎為脾液”,“涕為肺液”。

《黃帝內經靈樞·百病始生》:“卒然外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輸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裡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輸”指六經氣血。這段話指的是外中於寒,內傷於憂怒,就會因氣上逆,導致津液滲透不利而為積病。

由上可知,津液與五臟、氣機都有一定的關係。所以為了保障津液的生成和運化正常,就要使得五臟的功能正常和氣機的執行正常,這就需要我們很好地調節情志,很好地養生,特別是保養好五臟(參見《中醫文化隨筆02·情志》、《中醫文化隨筆05·養生》和《中醫文化隨筆》中養五臟的內容)。

2006年11月20日於北京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01·飲食

中醫文化隨筆01·飲食

關於飲食,在中醫古籍《黃帝內經》中有過相應的論述,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所提倡的觀點。

中醫提倡飲食有節。

《黃帝內經素問·痺論》:“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倍,通“背”,違背。這段話大意是說,作為人體內的陰氣,保持安靜就可以幫助營養人的精神,守藏在體內,躁動就會減損。如果不恰當地飲食,例如暴飲暴食,就會造成人體內的陰氣躁動,從而損傷人的腸胃。那麼,什麼是陰氣呢?人體內的“氣”大體相當於人體內的能量,又稱“元氣”。性質主動、防禦外界邪氣的為陽氣;性質主靜、功能側重於營養人的身心的為陰氣。所以,我們注意不要暴飲暴食,而應該合理飲食。

那麼如何合理飲食呢?

《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律,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德,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可見所謂合理飲食,就應該“謹和五味”,而不是對飲食的味道有所貪著。因為中醫認為,我們人體內陰氣的來源主要依靠食物的五味,來給養人的臟腑器官。但是,如果味道過於偏頗,反倒傷害人的陰氣,從而傷害人的臟腑。酸入肝,少吃補肝,但過於吃酸的食物,肝氣就會受到抑制,從而消損脾氣(中醫認為肝克脾);鹹入腎,腎主骨和納氣,少吃可以補腎,但味道過於鹹,反倒對骨骼的健康發育有害,也減損人的納氣功能,容易出現氣喘,從而也影響到人的肌肉的發育,心氣的功能也受到制約(中醫認為腎克心);甘入脾,少吃可以補脾,但偏於貪著甜食,反倒傷害脾臟的正常功能,從而傷害腎臟,使得腎納氣功能減退而不均衡,表現為心氣喘滿,面色發黑。如果味道過於苦,那麼就難以醒脾,脾臟不能很好地健運飲食,使得胃氣有所積聚。辛入肺,少量辛可以促進肺的機能,但過於偏重辛的食物,就會使得人的筋脈由於辛散太過而表現為鬆軟無力,使人感到精神乏力。所以,我們應該適當地進食五味而不要有所偏頗(地域性飲食除外)。這樣才能骨正筋軟,氣血正常流通,腠理嚴密,才能使骨氣上等發育,合於養生之道和大自然的規律,延年益壽。

《黃帝內經素問·五常政大論》:“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這句也是說,飲食五味要合理而不可過,否則會傷害人的正氣。

所以,中醫進而提倡飲食要清淡為宜。所謂清淡,首先是指五味不要過於偏執,明·王三才《醫便》:“偏之為害如此,故上士澹泊,其次中和,此飲食之大節也。”

另外也不要過於貪著飲食而食用得過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