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歆乃從。
新野公司馬歆接到司馬的檄文,不知聽從誰合適。他的寵信王綏說:“趙王親近而又強大,齊王疏遠而又微弱,您應該跟隨趙王。”參軍孫詢高聲對眾人說:“趙王兇暴叛逆,天下應當共同*他,還講什麼親疏強弱?”於是,司馬歆就跟隨了司馬。
前安西參軍夏侯在始平,合眾數千人以應,遣使邀河間王。用長史李含謀,遣振武將軍河間張方討擒及其黨,腰斬之。檄至,執使送於倫,遣張方將兵助倫。方至華陰,聞二王兵盛,復召方還,更附二王。
前安西參軍夏侯在始平,聚集幾千人響應司馬,派使者邀請河間王司馬。司馬採用長史李含的計謀,派遣振武將軍河間人張方征伐擒獲並腰斬夏侯及其黨羽。司馬的檄文傳到,司馬抓住司馬的使者送給司馬倫,派遣張方率兵幫助司馬倫。張方到達華陰,司馬又聽說司馬、司馬穎二王兵勢強大,又召張方回來,改為附隨司馬、司馬穎二王。
檄至揚州,州人皆欲應。剌史郗隆,慮之玄孫也,以兄子鑑及諸子悉在洛陽,疑未決,悉召僚吏謀之。主簿淮南趙誘、前秀才虞潭皆曰:“趙王篡逆,海內所疾;今義兵四起,其敗必矣。為明使君計,莫若自將精兵,徑赴許昌,上策也;遣將將兵會之,中策也;量遣小軍,隨形助勝,下策也。”隆退,密與別駕顧彥謀之,彥曰:“誘等下策,乃上計也。”治中留寶、主簿張褒、西曹留承聞之,請見,曰:“不審明使君今當何施?”隆曰:“我俱受二帝恩,無所偏助,欲守州而已。”承曰:“天下,世祖之天下也;太上承代已久,今上取之,不平,齊王順時舉事,成敗可見。使君不早發兵應之,狐疑遷延,變難將生,此州豈可保也!”隆不應。潭,翻之孫也。隆停檄六日不下,將士憤怨。參軍王邃鎮石頭,將士爭往歸之,隆遣從事於牛渚禁之,不能止。將士遂奉邃攻隆,隆父子及顧彥皆死,傳首於。
司馬的檄文到揚州,揚州人都打算響應他。刺史郗隆是郗慮的五世孫,因為哥哥的兒子郗鑑和幾個兒子都在洛陽,而遲疑不定,就召集全體僚屬謀劃此事。主簿淮南人趙誘、前秀才虞潭都說:“趙王篡權叛逆,海內都憎恨他,現在四處都興起舉義兵馬,趙王必敗無疑。為您考慮,不如親率精兵,直赴許昌,這是上策。派遣將領率兵響應,是中策。酌量派遣小支兵馬,看形勢而動,是下策。”郗隆退下,又與別駕顧彥密謀此事,顧彥說:“趙誘等人所說的下策,是上策。”治中留寶、主簿張褒、西曹留承聽說後,請求進見,說:“不明白您現在打算怎麼辦?”郗隆說:“我受宣帝、武帝之恩,沒有傾向偏助哪一方,只打算守住我所管轄的揚州而已。”留承說:“天下是文帝打下的天下,太上皇繼承帝位已很長時間,趙王取代他,不公平,齊王順應時勢舉事,成敗能夠想見。您不早些發兵響應他,而狐疑拖延,變故災難就要發生,揚州怎麼能保住呢?”郗隆沒有回答。虞潭是虞翻的孫子。郗隆壓住檄文六天沒有下達,將士官兵激憤怨恨,參軍王邃鎮守石頭城,將士們爭相前去歸附,郗隆派遣從事到牛渚制止他們,沒有效果。將士們就都跟隨王邃攻打郗隆,郗隆父子和顧彥都被殺死,首級傳獻給司馬。
安南將軍、監沔北諸軍孟觀,以為紫宮帝座無他變,倫必不敗,乃為之固守。
安南將軍、監沔北諸軍事孟觀,夜觀星象認為紫宮帝座沒有其他變化,那麼司馬倫一定不會失敗,於是就為司馬倫頑強防守。
倫、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