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起於主動,是因心兒之死,造成七情反噬元神,元神恍惚之中造成的心境動盪。所謂思索,其實不過是他內心之中形成的種種困惑。為什麼說這樣的困惑並非思索,因為陸正並不是在追求一種答案,而是一種漫無目的地質疑,因為心兒之死,他心中質疑了天地生物的用意以及萬物存在的意義。
天地為什麼生物?萬物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
這的確是修行人到了知命境大成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只是這樣的自問,並不是修行求證的方式,因為修行人的修行不是空思假想,而是要在身心之中步步印證。但是心境之中的這種困惑並非沒有意義,也可以說是一種修行求證願心的發端,只不過對於陸正來說,未免有些太早了。他才剛剛進入知命境,神通法力運轉尚未達到知命圓滿,就有了這樣的元神衝擊,是十分危險的。
聖宗提出修行之道有知身、知心、知道、知命、知天、脫天等重重境界,其中身、心、道、命、天既是神通求證之本,更是境界所成之名。如知身境中,修行人尚不能稱我而面對乃是自己肉身。以此肉身為本求證元神化顯之境,而所成境界正是知身境,既知身而身有知。那麼到陸正現在已入知命境,求證以命,若能知命則能成就命知。
修行界對於各層境界成就之人都有不同稱呼。而且佛道各自不同。以道門而言,成就知道境稱真人。而成就知命境後因通達萬法、會己為宗,已是宗師氣象,往往會尊稱為仙人。但這不過是一種恭維罷了。其實並非真仙,而是表示其修行已窺破生死之秘,蛻脫凡軀,漸以趨近仙道解脫之義。
修行之道,步步超脫。其中最大的困惑便在生死之中,就連修行所要追求之最終目的也被稱為長生解脫之境。能長生便是解脫之中最關鍵的事,也是代表瞭解脫首先要追求的境界,正是免於生死所拘,不隨其變化。萬物因天地造化而生,又因造化而滅,生滅是天地之數,修行人想要長生,豈不是違抗天地?這其中的修行之道究竟有何等奧秘,自古以來哪怕是修行人也並沒有多少人真正瞭解其中的玄妙。畢竟能夠達到知命境的修士可以說就算是萬中只怕還是無一。
修行界傳統之中。在修行弟子達到知道大成境界之後,便會傳授師門修行法決的全部內容。也就是說修行人要歷劫入知命境是需要自己逐步磨練而成,不會再有師父的指點。這樣當然會導致修行弟子在求證知命的過程之中經歷不少磨難,但是對於他們來說,未嘗也不是一種十分穩妥的方式。修行人的種種規矩有時候看起來毫不起眼,但實際上往往有著驚心動魄的玄妙。
但現在陸正所面對的就是要將整個知命境一氣呵成、一步到位,這樣的做法假如被修行界任何一位大修行人聽見,只怕都會當場喝出一句:“簡直是胡鬧!”因為這樣做所需要冒的風險,簡直不亞於讓一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去跟猛虎搏鬥,但是白衣人現在就是要對陸正做這樣的事情。只此舉動。白衣人已可算得上是修行界有史以來,最為大膽、也是最為瘋狂的師父了。
當陸正這一次問出什麼是命之後,白衣人並沒有立即回答他,而首先是在神念之中對赤靈說了些什麼。赤靈聽完便站了起來。走到陸正面前,伸手向陸正胸口探去。陸正剛想詢問赤靈這是為什麼,赤靈的手指已經觸及他的胸口,正好隔著衣服觸碰到了他的六龍佩。
只是輕輕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