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是公的凰是母的,原來有一齣戲劇叫《鳳求凰》。
有個美女叫啥子李美鳳,在古代叫這個名字有可能是男的,比如《陸小鳳》。呵呵!今人將“鳳凰”二字混用了,因此這個“鳳凰三點頭”是對練的對扎槍。
一個人出圈槍刺出,另一個人用槍撥欄。這個圈槍是老槍譜中的記載,現在叫攔、拿、紮了,就是用槍尖前段做左撥右攔中扎槍的動作。兩人對練的時候用大杆子,鳳也點頭、凰也點頭,合稱“鳳凰三點頭”。
在形意拳門中,鳳凰三點頭說的是眼神。
古人聰明不是今人能夠想象,今人所用的歷法等等都來源於古人的智慧。這個鳳凰三點頭的眼神用在形意拳中,人的拳就有了神采,如畫龍點睛一般這個拳就活了。
比如待嫁的少女平時羞澀看不出什麼,出嫁的一天,突然變得神采飛揚,這就是人的“神”。給神一個時間、一個空間,就是“神韻”。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個“神”是積累、是厚積薄發而出。
我們做個左劈拳的三體式,下面我們要打拳了,這個左手要回收,左手回收的時候,眼神也同時回收,這時候我們做到了下顎微收,這是鳳凰第一次點頭。
左拳回收後,我們上步再鑽出左拳,這時候我們的眼神跟著拳飛向遠方。這時候額頭微抬,記住這個勁要含著,被人從旁邊看見你抬頭看月亮就錯了。
一個是練拳落了空子,能被明眼人把你的拳偷走,二是這個意一暴露就不靈了,孫悟空七十二變,大鬧天宮的時候和眾位神仙們玩變來變去的才有樂趣。因為眾神們看不透孫悟空的變化,悟空和佛祖玩就沒意思了,咋變也是你這個猴子,這就無趣了。
無趣就是沒有趣味,沒有趣味打拳,生理也不會發生大變化就沒意思了。老
拳師講這個形意勁要“含著”,這個“含著”太高明瞭,這就是拳意。孩子吃糖、八戒吃人參果,要“含而化之”才好,不要等吞下肚子去,再眼巴巴的看別人吃,那就沒有趣味了。
這個抬頭,是鳳點頭的第二個變化。
鑽出左拳後緊跟著是一劈,形一動眼神就放在後手上了,眼神跟著掌劈出,這個眼神是三點頭的第三個變化。
這次的眼神和掌同高,劈拳起意上胸膛,不只是掌要上,眼神也要上,這是劈拳裡眼神的三次微妙變化,眼神領身才談到合字。
那諸君問了眼神三次變化為什麼不叫鳳點頭?我是男的。這個上帝沒說你是男的不予考慮。人身體自有yīn陽存在,這個鳳凰說的是yīn陽的變化,道家認為後背為陽、前胸為yīn,也有的認為身體左面為yīn、右邊為陽,呂洞賓號“純陽真人”,就是道友們誇獎他身上修煉的沒有一絲yīn氣了,全是陽氣。
這個鳳凰暗指這個人身體的yīn陽以及拳勢中yīn陽的轉換,奇正相生的轉換也。在劈拳中你是雙手互劈,因此叫“鳳凰三點頭”此為形意拳不傳之秘也。得此自在道中。
明白的人已經看出來了,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劈拳了,這是形意貫穿五行十二形象的大道理。這個眼神與呼吸都在道上,那麼打拳想出偏差都不容易啊。
其實這已經是變相的在說“鷹熊”式了,先做個絕大的鋪墊。
形意拳以槍化拳,這個三點頭的槍法,在槍術單練、對練當中也是使用這個眼神。所有的拳腳兵刃全部要使用這個眼神。眼神一動頭就動了,無形中合乎了形意的**則。
以頭領身對吧?
形意拳中有許多這樣的練法,這個練法其實不是練這個的,而是練那個的。糾正手不到位的時候,無意中改變了腿的姿勢。這都是正確的。
形意拳是個龐大複雜的人體調整方法,人體本來複雜萬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