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個問題,你可以問問朋友和家人。回想某種聲音的時候,你的眼睛會看什麼地 方?如果眼睛不動,說明這個問題太簡單,讓自己想幾個比較難的問題——也許是你很久以 前聽過的聲音,或者是你只聽過一次的聲音,看自己是否能夠清楚地回憶起來。透過聲音傳 達到大腦的大量資訊會轉化成文字。

當我們回想文字時,可能更容易想起它們傳遞的形式,而不是傳達時的文字本身,因為 文字本身在我們的交流中所佔的比例還不到十分之一。所以說重要的不是說話的內容,而是 說話的形式。

誰都知道,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查爾斯?多侖是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博德音樂健康和教 育學院的主任,他告訴我們,海洋生物學家多年前就知道魚的身體是耳朵的延伸。他不知道 人類生物學家要在未來什麼時候才能認識到人也是如此。我們透過整個身體吸收聲音,而聲 音的韻律影響整個人。

超級記憶力訓練法 第二部分(23)

一位美國心理專家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堅持讓他的朋友在他聽完美國搖滾樂曲後測 試他左臂的臂力,他一定要證明他的臂力絕對不會因此而改變。結果他發現:在聽過搖滾樂 後,他的胳膊軟弱無力,幾乎根本沒有力量抵擋外來的壓力。

他非常詫異,找出了他能想到的各種理由,可是沒有一個理由能說明問題的實質。

一位音樂家的兒子做數學作業總是碰到問題。於是他試著把貝多芬的一些曲子放進了兒 子的個人音響,想試一試它的效果,結果兒子飛快地完成了作業。

的確,有的聲音可以給我們力量,讓我們振奮;有的聲音則會削弱我們的力量,讓我們 頹廢。貝多芬樂曲的目的是使人們從繁雜的日常事務中得到解脫,那是因為樂曲本身平衡、 對稱而和諧。當我們在研討班上與學生們一起時,當我們勤勉地在計算機前工作時,都可以 播放一些心曠神怡的樂曲。

隨著時間的流逝,能保持的記憶量也會隨之減少。

假設你現在正要去聽兩小時的演講,聽完後,你將演講的內容儘可能地全部回憶一遍, 會有什麼樣的結局呢?大概就和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一樣,最初的時候,大部分的資訊都還記 得,在結束的時候也記得差不多。但是,在演講的過程中,記憶卻流失了許許多多的資訊。

因為,演講剛開始的時候,聽眾想要去聽的意願還很強,而且所得到的資訊量也還不夠 。但是,演講持續進行,資訊互相干擾或結合,理解就變得艱難起來。最初的緊張感也逐漸 散去,開始感到疲倦、不耐煩。不過到了最後,因為資訊是最新最完整的狀態,所以仍能輕 易地留存在記憶中。

像這樣中間過程輕鬆的情況要怎麼辦才好呢?

首先,縮短學習的時間。每20分鐘到40分鐘休息一次,會保持相當高的記憶效果。如果 每兩三分鐘就休息一次的話,由於學習時間太短,對於下一個資訊就無法有效理解,注意力 更是容易變得分散,能記住的東西就非常有限。

兩小時的學習完成後,則需要長時間的休息。接下來學習的最好是完全不同的東西,效 果更佳。

再怎麼有趣的內容,連續集中精神兩小時也很難。再怎麼拼命,集中力大約也只能維持 一小時,隨後便會出現精神渙散、腦中跳入其他事物等現象。這是因為人能夠完全集中精神 聽課的時間,正確說來不超過20分鐘。而年幼的小朋友,集中力大概只能維持5分鐘而已, 他們的注意力本來就很容易動搖,很容易被周圍的零星瑣事所吸引。不過,如果是自己感興 趣的事,就完全沒有集中力長短的問題了。只有在單純記憶學習的場合中,會較快產生厭煩 與不耐,所以需要適度的學習時間和休息。讓你的大腦有充分的時間去儲存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