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往刑部大牢,三司會審這個戶部的經歷,徐……無病!……他到底犯了什麼事……竟還要勞動這麼多人時時惦記、處處掛懷,乃至於三更半夜還要親自去提審……”李重盛又冷冷地看了太子一眼,緊接著說道:“今日申時,朕便要知道結果!”
“臣等遵旨!”幾人一齊回道。
“退朝!”李重盛怒喝了一聲,也不待高良士躬身“攙扶”,頭也不回,徑自大踏步地走了出去……
……
這一日退朝之後,皇帝便連發了三道聖諭。
第一道,貶黜原京兆尹鍾興鳴為京兆府少尹,秩正四品,罰俸一年,仍代攝京兆尹之職,會同有司,署理京城賑災急務。
第二道,著戶部盡取國庫存銀,全數買糧,用以賑災事宜。
第三道,著楚王李祉會同魏王李縝,總理籌措糧款事宜。
……
而那刑部尚書蕭一鴻與御史大夫車惠嶺、大理寺卿戴舟果然行事幹練,雷厲風行,三司會審戶部經歷徐無病,不到未時便已有了結果。三人連同那內廷大總管高良士,馬不停蹄,申時不到便趕到了大明宮內。皇帝剛剛在太液池蓬萊島與貴妃走了幾圈,心情略略舒暢了一些,便在紫宸殿召見了四人……
御史大夫車惠嶺既是言官之首,又常在皇帝左右,此時便由他代為陳奏了所謂“戶部經歷徐無病行止悖亂,被抓入刑部大牢”的前後事由……
皇帝聽罷,心中還有些不信,便問其餘的三人道:
“他果真是說,太子指使手下借取了國庫的存銀?!”
三人盡皆俯首稱是……
李重盛又看著高良士,問道:
“太子當真借了國庫一百一十萬兩銀子?”
高良士垂下頭不語,顯是已經預設……
李重盛又轉向大理寺卿戴舟,還是問道:
“戴卿,此事當真?”
戴舟躬身施禮道:
“啟稟陛下,臣等審問過徐無病之後,便又緊接著趕往戶部,驗明瞭那兩張借據之上,都蓋有太子殿下的簽印,臣等又詳詢了兩位經手之人,一位是吏部尚書畢松雲,一位是殿中侍御史錢靖,這二人均道乃是奉了太子殿下的諭令,所借銀兩也已盡數上交東宮……”
戴舟說完,又從自己的懷中,取出了兩紙薄箋呈給了李重盛,便正是太子的那兩張借據。
“混賬東西!……”李重盛略微看了一眼那兩紙薄箋後,便自御榻上霍然站起,這一回,事情已遠遠超出了皇帝的想象,李重盛一張臉上已然現出了青紫之色,雙眼中,一道精光如電射出,嚇得四人連忙低頭。連一向被稱為“忠勇剛直、敢逆龍鱗”的大理寺卿戴舟,此時也不敢跟皇帝對視……只聽李重盛冷如寒冰的聲音自高處傳來:
“我大乾猝逢天災,遍野饑民,正值國庫空虛,賑災無銀之際,他竟還敢貪墨國帑,私用庫銀百萬之巨!……自古哪一朝哪一代,會有這樣的太子!……”
“高良士!你快去……把李仁給我叫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