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明星”、“大腕”揮金如土的生活方式的推崇,使孩子潛移默化地受到扭曲的金錢教育。
三是消費指導欠缺。未成年人駕馭金錢的能力較低,時常是在相互攀比中,在商品廣告的誘導下決定自身的消費行為,陷入盲目消費、高檔消費、炫耀消費的誤區。
四是未成年人獲取金錢的**膨脹。當父母的給予或自己的收入不能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對金錢的需求時,在外力的引誘下就可能以違法的手段達到獲取錢財的目的。
僅避免了孩子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優越感,也給了他們和普通家庭的孩子同樣的接受理財教育的機會。即使是富裕家庭,很少有一夜之間暴富的,許多父母乃至祖輩都經歷了創業初期的艱苦奮鬥。
富裕家庭,尤其是“大款”的孩子,也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大問題。他們覺得錢能夠解決一切,擇校、請家教、攀比名牌就是他們認知社會的重要途徑。這些孩子不聽老師管,學校出於經濟效益考慮,也不敢真正管理,很容易出問題。
面對富裕社會的家庭教育,有半數以上的家長圍繞“孩子的養育、人際關係、性格、將來的前途等感到煩惱與不安”。社會*也紛紛提出當今“家庭教育功能在下降”、“家庭教育在衰退”等問題。
每一個階層對社會的發展都有不同的意義,“既然出身富裕家庭,就要學會這個階層的生活方式,學著做一個真正的貴族,當然,這並非要鼓勵浪費”。即使是物質生活極其豐富的家庭也要讓孩子親身體驗生活的艱難,使他們從小認識到,父母是靠艱苦奮鬥贏得了現在的家業,“我也必須靠自己的勞動掙錢。”南京師範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的教授楊韶剛認為,“孩子是否感到幸福,和父母的職業、年齡、相貌、學歷、財富、社會地位等並沒有直接關係,只有透過自己努力得到需要的東西,才是最令人愉快的。”更重要的,要透過這些方式培養孩子普遍的價值觀,讓孩子明白,人與人,人與自然應和諧共處,讓他們懂得愛、和平、自由、尊重,以及責任。
富裕階層佔有社會的眾多資源。富裕階層超生可以交罰款,孩子出生後可以請保姆,上學可以上貴族學校,考試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資源,託關係走後門,所以他們的壓力要小很多,多一個孩子很難對他們的事業產生實質性的影響,相反,還實現了中國人傳統上的家庭價值。各種觀點都沒錯,關鍵是,我們培養孩子的方式方法是否得當,是否符合目前這個社會環境下孩子的心態、特性,以及孩子所身處的這個人際環境的特徵。
………【第一節 趨向完美的家庭文化】………
家庭點滴可以折射出我們社會存在的保障缺位和溫情失度。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完美和諧的家庭是以家庭成員的全面發展為基礎,家庭成員之間、家庭與社會之間、家庭與自然之間相互和諧。家庭文明作為文明社會和諧發展的基石已在社會文明建設程序中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改革與發展,我市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得到了不斷的豐富,但是由於我國特定的歷史因素,儘管改革開放已有二十多年,而思想道德文化建設還未能完全擺脫過去那種脫離實際、超越歷史發展階段的“左”的錯誤思想和教條主義。形式主義的束縛,同時,也有著對各種腐朽思想文化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