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和諧與否,在建設和諧社會的大系統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而要想實現家庭的健康與和諧,正確家庭教育是關鍵,家庭教育的根本:身教重於言教。自己生的小孩自己教。家庭教育不能委託別人和學校。沒有一個人是完全準備好了做父母,然後才來做父母。
………【第五節 富裕階層的教育】………
中國究竟有多少個人處於富裕階層,目前不得而知。而且,以中國目前的收入結構,很難界定富裕階層。聯合國糧農組織將恩格爾係數0。4作為小康標準的上限,按北京上海每人年食品消費支出4000元計,一個三口之家的富裕標準為家庭年消費支出高於3萬元。按國外富裕階層收入用途來衡量——1/3用於消費性指出、1/3存銀行、1/3購買股票債券,那麼北京富裕家庭的最低年收入約為7萬元。對富裕的希望是每一個階層所追求的目標。只有當這個目標有實現可能時,階層間才能維持穩定和良性的流動。對於已經躋身富裕階層的人來說,影響他們的未來不僅僅是能力,權力,教育,還有對社會公平的必要關注。
時下在一些逐步富裕起來的地區,尤其是在一些富裕家庭,孩子們的生活、學習條件已今非昔比,不是太差而是太好,好得驕嬌二氣日濃,不思進取日甚,令有識之士不得不驚呼:“再富不能富孩子!”且不說飯來張口,食不厭精;衣來伸手,穿不厭新,單說這些富孩子如今使用的日趨高檔的學習用品,就頗令人咋舌:40元一盒的套裝活動鉛筆備受青睞,50元一隻的文具盒尚屬平常,200元一隻的小書包不足為奇,300元一套的叢書也屢見不鮮。據商場營業員介紹,如今價格高的並不滯銷,便宜貨倒少有人問津,高檔化已成為“時尚”。臺灣塑膠大王王永慶要求孩子早睡早起,不許亂花1分錢。如此富門寒教,令人擊節稱好。首先,金錢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孩子認識社會如何運轉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家境富裕的家庭的家長對孩子特長教育的隨意性要大一點,而且他們對孩子的要求也可能會低一點。家境富裕的家庭家長除了幫孩子繳納學習費用外,對孩子的關用心方面往往比不上那些普通家庭的家長。
富裕家境可以成為學生成才的良好條件,也可以成為滋長惰性,走向落後的溫床。教師既要充分肯定富裕家庭學生追求上進,希望得到良好教育的願望,積極提供機會,幫助他們成長,又要對他們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在教育中不遷就、不縱容,使他們在磨練意志、感受挫折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水平和心理意志品質。並鼓勵他們開展學習競賽,向特困生捐款,義務勞動等活動,使他們懂得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激發他們的同情心和人道主義精神,真正達到富而不嬌、優而不傲的教育目標。富裕家庭的孩子從小衣食無憂,不需要為生存努力,長大容易缺乏幸福感和生活動力,也需要從生存之外的事業中尋找自己生活的意義。美國不少“貴族學校”是各種社會公益組織的中堅力量,中產以上的家庭子弟大量參加和平隊等志願者組織,認識了自己生活圈子外的世界,在與其他階層的交往中得到鍛鍊,同時從為他人服務當中尋找自己生活的意義。他們的父母也籍著孩子的興趣而成為各種公益組織的捐款人,使財富在社會中良性流動,各盡所能地解決一些社會問題,達到更長時期的社會穩定。財富的積聚只是一個方面,而財富的使用更是一門學問。我們國家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這些論題也會迅速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的。
一是許多家長未曾給孩子家庭經濟狀況的真實資訊,富裕家庭沒告訴過孩子創業的艱辛,經濟拮据的家庭則恥於跟孩子談錢,甚至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吃好、穿好、兜兒裡有錢。孩子沒有缺錢的危機感,更不懂得什麼是節儉。
二是社會上對拜金主義金錢觀的過度渲染,尤其是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