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開始的培養計劃,叫做“姚明計劃”。“我們盼望姚明的出生整整盼了三代。”王重光,已經退休的上海隊老教練這麼說,他第一次聽說姚明的祖父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七十年代他和姚明的父親在一起打球,然後在九十年代成了姚明的教練,“那就是為什麼我想這個孩子的名字應該被改成‘姚盼盼’。”
備受期待的姚明。
這或許是個被拖延了太久的等候。1980年9月,中國正準備重回國際競技體育大家庭,體育界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培養能為中國贏得金牌的世界級運動員所帶來的壓力。還是嬰兒的姚明提供了人們一個對未來殷切的期望。他是一個遺傳學上的奇蹟,身上有兩個籃球運動員的DNA,從小就可以按照一個未來的超級體育明星來打造。
NBA的市場奇才們,喜歡把中國稱為籃球的“最後的疆域”。但中國人對籃球的愛好,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邁克爾·喬丹和芝加哥公牛隊初次出現在中國的電視上之前,就已經開始了。我認為籃球運動不是中國人發明的,雖然按一些中國的歷史學家的說法,早在漢代就有一種供消遣娛樂的手球遊戲,叫做“手鞠”。但事實上,籃球傳播到中國的時間,和出現在芝加哥的時間幾乎是相同的,比那個古怪的加拿大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在1891年發明籃球運動,也只不過晚了幾年。
當奈史密斯博士在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大學體育館三米高的環型看臺的兩端,掛上兩個裝桃子的籃子的時候,這個三十歲的體育教師就此發明了一個——讓那些不服管教的男孩子們在新英格蘭漫長的冬天裡痴迷不已的運動。這項運動有一天能風靡全世界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奈史密斯把這項發明帶到了一個叫“青年基督教聯合會”(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簡稱YMCA)的國際性培訓學校,那裡培養年輕的傳教士到國外幫助推廣“強健的基督教”的計劃,這個計劃認為發展人的身體、思想和精神是不可分割的。
籃球傳到中國的時候,是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王朝行將結束的年代。
到1920年,YMCA在中國的傳教士數量已經超過其他任何國家,並在中國所有的大城市成為負責體育的核心。籃球在城市的年輕人裡大受歡迎,移民和傳教士則很快把它傳播到了廣闊的內地農村地區。1935年,這項運動被正式宣佈成為全國性的娛樂活動。上世紀三十年代,一個叫安布羅斯的美國旅行家,對遍佈中國的籃球場感到非常驚訝,即使是最原始簡陋的球場,也吸引了成群的工人和農民來參與。“你能感覺到籃球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麼,”他在寫給奈史密斯的信裡這樣說道:“你要是來東方旅行,一定會非常高興地看到有多少人在打籃球。那無法用語言去描述或者用相機拍下來;也無法向你轉述;只有你自己親眼來看。”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一章 巨人的誕生(2)
奈史密斯從沒有來過中國,但他的生命和後裔卻和一個被認為是中國籃球教父的人聯絡了起來。牟作雲,現在已經九十多歲了。他和妻子住在北京天壇東門延伸出的體育館路上的一套複式公寓裡,那裡是中國體育系統半個多世紀來的中心地帶。牟作雲的聽力有些衰退,近年來身體也很容易疲勞,但是他還是把1949年之前配發的斜紋軟呢的運動服,整整齊齊地穿在身上,他的聲音非常清晰,他用重音含糊的英語敘述了中國從YMCA走向NBA的傳奇。上世紀二十年代,牟作雲還只是個孩子,他和夥伴們幾乎每天放學後,都會聚集到家鄉天津的YMCA那裡,一起磨鍊板球和籃球的技術。那時體育已經得到了國家的重視,中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