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式在形意拳裡不是一個簡單的姿勢,在形意拳門之內,這個式子被稱為“入道之門”,許多老拳師父公然宣稱,練會了三體能走劈拳,形意拳你就會了一半,此說絕非妄言,三體式不是在照相機前面擺個“泡絲”的手勢那麼簡單。
在前文的100多章節裡,我寫了五行拳、十二形象,還有相生相剋,五行合一進退連環拳等等許多東西,卻沒有寫三體式,這不是筆者的疏忽,而是我認為,初學根本領悟不了三體式的奧妙。
如果我開篇就寫三體式,我能就這個姿勢寫本書,那些深奧的道理,會把初學者侃暈。一個站樁的拳式就有這麼多說道,這個形意拳可真難,我可看不下去學不下去了,我寫書的本意是讓大家喜歡走近國術,加入到體育運動的行列中來,這是我的本意,如果我開篇寫的太過高深,就會嚇跑很多讀者,非我本意也。
國術的教學在初學的時候不需要你明白,你只有照著做就行了,因為跟你說你也不懂,就像初學一年級的小學生入學,知道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至於你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小學生未必答得上來。你知道自己叫啥名就行了。隨著以後學問的增加你自然會知道姓氏的起源,父母為什麼給你起這個名字,這裡邊有什麼說道。
呵呵!如果你給小學一年級剛入學的孩子講《物種起源》,還有《百家姓》姓氏的來歷,那就太搞笑了,學生們根本理解不了,這個道理和初學其實理解不了三體式的內涵是一個道理。
如今的諸君跟著我看到了這個133章,不到30萬字,已經對形意拳有了一個比較細緻的瞭解,對我的語言表達的方式漸漸的習慣並接受,我的常用語及一些我自創的詞彙,諸君也能有所理解,我覺得這個時候講講三體式的姿勢和它在拳中的內涵,恰如其分恰逢其時!
說形意拳的這個式子,不能不說說古老的心意拳,在古老的心意拳傳承中也是有這個拳式的,只不過古老的心意拳沒有把這個姿勢放在“綱”上,而是放在了“目”。沒有象形意拳那麼強調以三才三體為基。
關於這個拳式的起源於發展,網路有太多太多的說法,形意拳傳承到了今天,門內也各有說法不同,這些就不贅述了。我們不可能時光穿梭回到過去,親眼看見這個三體式到底誕生在誰的手裡,誰和誰學的,如今再爭論這些沒有意義,不如塌下心來把三體式練好。
兩腳併攏站立雙手從身體兩側緩緩升起,手心朝上,肘部要略微彎曲不要伸得很直,“伸直力僵”初學的諸君老是不能把握手掌和肘部的配合,這個沒有辦法,多練自悟其妙也。兩手掌伸到頭頂上方然後緩緩的落下至小腹,身形隨之自然下蹲到你平時打拳的高度。
從站立的無極式到猿蹲之像,這裡邊有個呼吸的變化,手起氣也起,在兩個手掌上舉的時候,你要微微的吸氣,手掌到了最高點的時候,隨著手掌的翻動變成呼氣,小腹隨著呼吸自然的起伏,久練自然就能找到呼吸和丹田相應的感覺。這個只有練而沒有秘法,否則就是我解釋800句也沒用。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練形意拳要身體力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要你練,功夫慢練入道,再加上你細細的體會,你就會找到我說的感覺。
這個蹲身也是很有講究,在這個蹲身之中,我只強調最重要的一點,膝蓋不能超過腳尖。這個蹲身要向下要向後,像身後有一把凳子一樣,緩緩的“坐”下去。注意我的用詞,是坐下去而不是蹲下去。
在這個猿蹲身之中,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要求,比如眼睛平視啦,身體不左歪右斜之類的啦,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就是這個蹲身要向後,要保證脊椎的豎直,脊椎的位置對了,再去找其他部位,這個蹲身一定要向後坐下去。
“提肛斂臀”這樣可以充分的調整脊椎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