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4部分

不至於如此的。

甚至李佑開始懷疑,歸德長公主派人去敲登聞鼓,並不單純是幫他解困,是不是早已有了謀算,只不過藉著登聞鼓發酵出來。

一時間,在整個京師官場,登聞鼓之案虛虛實實、遮遮掩掩的簡直成了一團亂麻,理也理不清。而且,知道內情越多的人,反而對此事的想法越亂。

太亂了,亂的讓人無所適從,李佑決定讓形勢稍微明朗一些,他便將張三喚來,吩咐幾句。

次日,有個笑話在京師官場中流傳起來昨天有個市井潑皮跑到都察院,聲稱要檢舉揭發朝中高官。當值御史會見了他,卻聽那潑皮說道,次輔彭閣老與西商呂家往來密切,而呂家仗勢強買強賣,橫行街市,請朝廷處置。

御史又問及證據,那潑皮卻說無憑無據,只是聽人言亦言,並坦誠其實有陌生人給了他二十兩銀子,讓他到都察院去檢舉揭發彭閣老。

當即御史將這來搗亂的潑皮打了三十大板,轟出都察院,都像他這般胡亂檢舉,都察院什麼也別幹了。

這件事情好像就如此結束了,過程是如此的簡易,可就這麼一件事,卻攪動了一池春水。

其實很多朝臣並不曉得彭閣老在登聞鼓案件中起到的作用,也根本沒有往彭閣老這面想過。而且昨天那無厘頭檢舉卻用另類的方式提醒了大家,彭閣老可能與呂家有關係的。

有了這個提示,官員們忍不住朝著這方面想去,心裡帶了觀念,結果越看越覺得登聞鼓案件像是彭閣老指使的…

雖然沒有證據,但還是老話,到了廟堂之上,很多事情不需要證據,只需要有足夠的理由。

比如呂家派出呂尚志的小姨娘和幼兒去敲登聞鼓之前,就發生了順天府和都察院拒絕受理的情況。有意識的去翻翻履歷,便發現那順天府尹與當日輪值的都察院左僉都御使兩人貌似都與彭閣老有點關係,一個是彭閣老的同鄉,一個是彭閣老的門生。

流言傳的沸沸揚揚,大家感到事情至此很明朗了,堪稱一清二楚。那彭閣老為了整治李佑,暗中利用呂家設了圈套,以登聞鼓的形勢打擊李佑,而歸德千歲卻悍然接下了招數,與彭閣老對著幹…

但是在明朗的同時,卻失控了,與很多人預想的都不一樣。!。(未完待續

五百一十二章 僵持住的局面

話說經李佑偷偷安排人亂傳了一通流言,立刻使得登聞鼓案件讓幾方都感到失控了。

一直在表面上隱身幕後的彭閣老突然被推到了聚光燈下,像是被打了一悶棍;暗中蓄力,已經準備動手偷襲的歸德長公主突然發現秘密武器成了議論焦點,也只能緊急勒馬。shuhaige。

對彭閣老而言,藉著呂家之事打擊一下李佑,純屬得知呂家遭遇後順手為之,沒有太多其它目的。

他想法就是以呂家為工具,而他自己躲在暗處,成功也好,不成功也好,都不會有什麼損失,所以何樂而不為?呂家畢竟是抓住了一個理,呂尚志被關押這麼多天確實不應該,有他撐腰的話,呂家與李佑打官司佔上風不難。

他與呂家的關係比較隱秘,親信中知道的有幾個,但並不廣泛,影響不了什麼。或者說,就是別人知道了呂家有他支援,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故而彭閣老沒將此事太放在心上,感到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但現在事情鬧到這個地步,牽扯出各方勢力,明顯不是無所謂的情況了,徹底超出了他的意料。

偏偏這時,他和呂家關係被人當流言傳了出來。無論別人怎麼看待流言,他已經從幕後隱身者變成了別人注意的焦點,整個事件已經被人賦予了各種各樣的意義,對立的情勢已經被製造了出來,發展成為他不能輕易控制住的局面。

還要注意的是。與呂家關係被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