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害我同胞有著不共戴天仇敵的後代,中國的老百姓體現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他們按耐住內心的仇恨,體現出無法言狀的寬容之心,毅然收養了這些遺孤。他們放棄了自己孩子受教育的機會,而省吃儉用供這些遺孤上學。當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後,他們又體現出前所未有的犧牲精神,幫助他們尋找日本的親人,把他們送回日本。
“中國民間孤兒之父”安徽阜陽市潁上縣三十鋪鎮農民王家玉,十年來,王家玉因為“按捺不住”自己的慈悲之心,不顧自己家裡已經有一個癲癇的老婆和五個智力障礙的孩子,他陸續收養了199個孤兒和棄兒。其中絕大部分是自己領養的,也有是別人送來的,很多人以為這裡是國家辦的孤兒院,把殘疾、智障的兒童都往這裡送。
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汶川發生8級強烈地震,前所未有的大災來臨的時候,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再一次綻放出燦爛的光芒。北川縣民政局局長王洪發在地震中失了兒子和14位親人,卻沒有落下一滴眼淚。沒有哭泣,沒有失魂落魄,只有救人、救人、再救人……。大地震發生時,王洪發正走在從縣政府去民政局的路上。只是一瞬間環顧四周,許多建築瞬間變成了一堆堆廢墟,北川縣中心醫院大樓全部垮塌,地稅局大樓被平推20米遠後傾覆,路口也被巨石砸斷。到處都在喊“救命”。此時王洪發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救人!他用手從廢墟里刨出10條生命。當王洪發聽說北川小學垮了,壓了很多學生時,趕緊往那邊跑。路過電力公司宿舍樓時,他突然心裡一陣悲愴:遭了!16歲的兒子就因病休學住在這裡。可擺在他眼前的,是被夷為平地的學校阿!“那時候,顧不上是不是自己的娃,離誰近就救誰。”王洪發說的竟是如此的簡單。在北川小學,王洪發又救出了兩個孩子。地震中;王洪發失去了14位親人和親愛的兒子。王洪發的回答很簡單:“救災,讓所有活下來的人沒有時間傷心。”
如果我們去問這些平凡而又普通的老百姓:他們為什麼做此善舉而不圖回報?他們說不出什麼大道理來。因為這些說不出道理的思想是遺傳的,是早已融入所有炎黃子孫骨髓裡的中華民族思想體系的遺傳基因的延續。 txt小說上傳分享
孟子與齊宣王
孟子與齊宣王
戰國時的齊宣王一心想稱霸於天下。一天,他問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 年):“像我這樣的人能不能統一天下?”
孟子覺得眼下人民生活很是困苦,應該批評齊宣王一番。但齊宣王是個愛聽奉承話的國君,如果說他不愛護老百姓,準會被他轟出王宮,因此孟子不動聲色地說:“在我回答大王的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問大王一件事,行嗎?”
“什麼事呀?”齊宣王好奇地問。
“我聽說,有一回新鍾鑄成,準備殺牛祭鍾,您因為看見好好的一頭牛,無罪而被殺,感到不忍,結果沒殺那頭牛,是有這麼一回事吧?”
齊宣王想,這孟老夫子還記得他的這件善事呢,心裡當然很高興,忙回答說:“是呀!是有這麼一回事。”
孟子說:“大王,這就是惻隱之心哪!憑你這副善心腸,便可以行王道,統一天下!”
齊宣王更樂了:“對,您接著說下去。”
孟子又說:“問題是您肯不肯幹罷了。比如有人說:‘我力能舉起千斤東西,但卻舉不起一根羽毛;眼睛能看得清毫毛,但卻看不見滿車的柴禾。’您相信這話是真的嗎?”
齊宣王不禁啞然失笑:“哈!我怎麼能相信這種話呢?”
孟子也笑道:“這就對啦!所以如果有人說,大王您能用好心對待牛,卻不能用這種好心去愛護百姓,這也同樣叫人不能相信。這就和不肯舉一根羽毛和看不見一車柴禾一個樣。現在,老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