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麗的觀點的激勵。更加尖銳的是,對被認為只存在於自然中的天性的質疑,對個人靈魂與神聖的超靈——也就是與上帝的深度切合的質疑。威爾·安德魯斯是個新手,在西部小說中是個司空見慣的人物,卻是實現約翰·威廉斯寫作目的的理想人物:一個新手去探索在書本中讀到的西部世界。反諷在小說中無處不在,但不是那種刺痛的反諷,也不是那種搞笑的反諷。
安德魯斯來到堪薩斯的屠夫十字鎮才幾小時,就被說服出錢資助一次到科羅拉多落基山脈捕獵的遠征。米勒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獵手,熟悉山裡的情況。他在多年前發現了一處隱秘的山谷,那裡有大批的野牛群。他一直在尋找一位合夥人來資助這次能帶來巨大收入的遠征。小說暗示很可能這個有大量野牛出沒的隱秘山谷其實根本就不存在,米勒不過是在吹牛,不過是帶安德魯斯出去兜一圈,然而,安德魯斯真正想要的就是兜一圈,體驗曠野的經歷以及由此帶來的自我發現。
米勒帶著安德魯斯給的錢出發,去了堪薩斯的埃爾斯沃思,想要僱一個剝野牛皮的人——弗雷德·施奈德,並且購置遠征的必需品,把焦急等待的安德魯斯和米勒的助手查理·霍格留在了屠夫十字鎮。查理·霍格將負責趕牛和搭營帳。霍格是西部小說中老一套的人物,但透過約翰·威廉斯的匠心處理,我們認識到人物塑造是挖掘老生常談的內容,而不是接受陳詞濫調。霍格缺了一隻胳膊,嗜酒如命,沉默寡言,只喜歡引用《聖經》以及顯然根據《聖經》中無懈可擊的智慧而發的陳腐言辭。如果霍格身邊的人在乎《聖經》,這或許很重要,但是沒有人在乎,甚至連受過教育的威爾·安德魯斯在某處反思到:和《聖經》相比,他更熟悉愛默生,他意識到——而且很模糊地意識到自己從未讀過《聖經》。安德魯斯追尋曠野,為了“能夠成為上帝的一部分,無拘無束”,但他後來在大自然中的遭遇卻更像《舊約》中上帝的惡意所為。約翰·威廉斯不無諷刺的巧妙暗示:如果安德魯斯瞭解一點,哪怕從《聖經》的詩歌中瞭解一點從上天來的洪水、瘟疫以及發洩的憤怒,而不是一廂情願地相信和上帝融為一體的好處,那他的遭遇會好一些。
安德魯斯有一封介紹信,是介紹他認識屠夫十字鎮的野牛皮商人J。D。麥克唐納的,此人早年在波士頓認識安德魯斯的父親並且去過他父親的教堂。看到安德魯斯的介紹信,麥克唐納記起那段時光,不無抱怨地說道:“聽著,年輕人。我到你父親的教堂去是因為我想在那兒遇到什麼人,會給我找個好的工作。我參加你父親舉辦的那些聚會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大多時間,我壓根就不知道他們在談些什麼。”
這是小說前面的一個次要場景,是在安德魯斯見過米勒答應資助遠征前發生的。這個場景既強調了安德魯斯對形式主義宗教活動以及人們參與這種活動動機的不滿,同時也預示著安德魯斯自己對曠野——上帝的另外一處教堂——的不解。
在安德魯斯和霍格等待米勒從埃爾斯沃思歸來時,安德魯斯足不出戶,像小孩一樣坐在旅館的窗前,嚮往著未來,那時他就可以實現自我了。安德魯斯可能是愛默生的信徒,或許他曾經啟程去探索某些深奧的東西,某些精神的東西,但小說象徵性的語言揭示了某種更為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安德魯斯必須在孩提時代成長起來,那是大腦的孩提時代。“他的腦海裡全都是米勒關於他們要去的山區的談話,東一句,西一句,並不連貫。這些談話像碎片閃著光,旋轉著,然後輕輕落下,形成各式各樣隨機的奇異圖案。這些圖案就像萬花筒裡鬆散的彩色碎玻璃,從毫無關聯的地方偶然獲得光源,翻轉著變化自己的形狀。”約翰·威廉斯或許在說,這是個充滿快樂的大腦;後來米勒帶著遠征的所有必需品回來了,他們踏上了征途。約翰·威廉斯這樣寫道:
【4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