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儒地詭辯;詭計多端,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八卦石陣退吳軍、空城計等等;就是死了,還要弄詭嚇退司馬懿、斬殺魏延。
《三國演義》是一部徹頭徹尾的詭道之書;詭譎風雲,詭雄爭鋒,試看天下誰最詭!
《三國》詭道天下無敵(1)
《三國》詭道天下無敵(1)
《三國演義》是一部徹頭徹尾的詭道之書;詭譎風雲,詭雄爭鋒,試看天下誰最詭!
《三國演義》中的頭號正面人物諸葛亮,在大行詭道方面,決不亞於頭號反面人物,甚至是有過之。曹操雖然詭得相當奸,但是卻侷限於人的範圍;然而,諸葛亮的詭大有超越人的範圍之趨勢:諸葛之智近於妖……魯迅語。
從人們把詭得近於妖的諸葛亮尊崇為智慧化身這一點,就能夠看出人們不僅接受詭道,而且非常欣賞詭道。
可能是仁義道德正統思想的影響,學者們在研究品評《三國》時,不知是對《三國》的詭道視而不見,或是不屑一顧,還是不敢正視;反正總是在文學欣賞、歷史考證的範圍內,不肯越雷池一步。
說實話,《三國演義》在文學成就方面,中外許多文學名著的成就不亞於它,甚至超過它。它在描寫戰爭激烈殘酷方面,並不突出;它在描寫武打方面,不如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它還違背文學聖訓:愛情是文學的永恆主題。沒有描寫愛情。
《三國演義》在歷史方面,古人就對它三七開,“三分虛,七分實”;這未免都有些過譽。易中天先生對它七三開,“七分虛,三分實”;也並非無稽之談。
那為什麼《三國演義》問世後,具有深刻影響後世幾百年的魅力呢?是它的思想意義嗎?
應該承認,《三國演義》的一些思想隨著時代發展,已經過時,不被現代人接受。可是,為什麼《三國》的魅力經久不衰,還不斷掀起《三國》熱,且有越來越熱的趨勢呢?
《三國演義》的魅力就來源於詭道,其詭道與時俱進,不僅被現代人接受,還發揚光大,運用到各個領域。
可以實事求是地說:古今中外所有文學作品,在描寫詭道方面,沒有能與《三國演義》相提並論的。就是那些專門寫詭道的兵法、計謀之書,也遠不及《三國演義》描寫得生動形象。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三國演義》是世界詭書之最,詭出無窮魅力,魅了幾百年仍然魅力無限。一部詭書爭天下,堪稱東方不敗的“詭魅”大帝。
《三國》詭道天下無敵!
讀《三國演義》,學詭道,就如同走進了一個生動形象的軍事韜略、政治智謀教學的大課堂。
《三國演義》一百二十回,在描寫軍閥兼併的戰爭過程中,自始至終貫穿著“上兵伐謀”的兵家思想,拓展開廣闊場面,軍事角逐中有政治、策略、經濟、外交等手段,適情、適勢、適事、適機、適時地用兵,成功地描寫了三國時期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勾畫出精彩的經典戰例。
《三國演義》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一大批傑出的政治、軍事人物,以曹操、諸葛亮的形象最經典;這些傑出人物的創意性思維、遠見卓識、隨機應變和巧施妙計的本領,對今人很有借鑑作用。
《三國演義》用高超的文學筆法,描寫出戰略戰術、進攻防禦、虛實奇正、迂迴奇襲、攻心為上等等,基本上符合軍事科學原則和謀略;就是虛構出的“草船借箭”、“空城計”等,在歷史上也能找到相似的戰例。
《三國演義》用精彩的藝術手法,描寫出歷史上的合縱連橫、遠交進攻、進退攻守、用間反間等謀略,能讓讀者透過生動的藝術形象,深入淺出地認識軍事韜略和政治權謀。
《三國》詭道天下無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