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部分

“臣謝陛下,謝太后大恩!”

“免了,將士們為國捐軀,皇家不能虧待了他們。問過海民沒有,這種天氣還要持續多久?”楊太后安排完了撫卹將士的事情,強逼著自己問道。剛才陸秀夫提醒得好,此刻已經到了最後關頭,每個人都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

海民是沿海一帶以捕魚為生的百姓,沒有土地,也沒有什麼恆產。地方官員眼中,海民向來歸於蠻族異類。他們的生死,向來是不聞不問的。但這些以船為家的人偏偏對大宋十分忠誠,自從聞聽皇帝在崖山落了腳,駕著烏延船(一種小海船,捕魚居住兩用,出不得遠海)趕來助戰,送魚送水的,足有三千多家。行朝上下,對海情天氣的瞭解,無人出海民之右。

“海民們說,今年雨水來得遲,閉了地氣,所以海生颶風。什麼時候地氣散盡了,什麼時候雨停。往年少則一天兩天,多則十天半月!”同知樞密院事王德出列,站在凌震身後回答。

他本是個文職,受命參與軍隊指揮。自己知道無領兵經驗,所以也不爭權,而是盡力蒐集崖山附近天文、地理資訊,為張世傑、凌震、陸秀夫等人的決策做參考。

殿中響起了幾聲低低的嘆息。被困以來,大夥關注最多的就是天氣和海情。但據附近的海民反映,每年這個時候是天氣變化最劇烈的季節,伶仃洋(香港澳門之間的水面)內巨浪已經可達丈餘高,伶仃洋外,巨浪如牆,船出立覆。前段時間俞如珪老將軍不相信海民的話,認為軍中鉅艦抗浪性高,冒險出海去搬救兵。至今音訊皆無,估計已經帶著滿腔的忠心,葬身魚腹了。

君臣之間面面相覷,再也想不出什麼辦法來。處理了幾樁與軍務無關的雜事後,就宣佈散朝。凌震將軍匆匆忙忙趕往軍中,巡查各處防務。陸秀夫卻與禮部侍郎鄧光薦一起,走進御書房,督導皇帝做起每天的功課來。

今日剛巧講的是《孟子》中關於治理國家的論述,小皇帝與兩位大臣先施君臣之禮,再施師傅弟子之禮,然後一同溫習裡邊的名句。

帝景這幾年隨著軍隊流離顛簸,身上已經被磨得很少見帝王家的驕矜之氣。背了幾篇後,指著其中的段落,恭敬地問道,“老師,這幾篇都是說的如何實行王道,振興國家的辦法。但為什麼諸侯不肯聽之呢。是不是他們的資質過於愚魯,不解聖人所言之意呢?”

“得為諸侯者,自幼有人教習之,見識肯定異於常人。臣以為,非其不知,而不肯為也!”鄧光薦在墊子上跪坐得筆直,正色答道。

“為什麼不肯為呢,難道他們不想讓其國家強大麼?”帝景點了點頭,又問。

對啊,為什麼不肯為呢?鄧光薦學富五車,卻從來沒解釋過,為什麼春秋諸侯,誰也不肯讓兩位聖人一展所長的道理來。即便是在議論中,被聖人及其門生說得心悅誠服,轉過臉,卻立刻將聖人之言拋於腦後。

這個問題,難住了鄧光薦,讓他一時有些語塞。

“應是大道艱難,而旁門左道實行起來相對容易吧。欲使五帝三皇之盛世重現,需要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堅持方可。而諸侯之心,皆在爭一時霸業上!”陸秀夫在旁邊,替鄧光薦回答。

在陸秀夫眼裡,帝景的資質遠高於常人,登基前又有黃龍出水之兆,將來肯定是一個絕世明君。這樣的睿智之人,往往最缺乏的就是堅持到底的毅力。如果自幼年打好基礎,將來,在他手中,實現幾代儒家的理想也說不定。

“可眼下,我們與北元之爭。是先爭霸業呢,還是先行王道!”帝景若有所思,遲疑著問。

“這?”這回,陸秀夫也不好回答了,想了半天,才勉強說道:“那些蠻夷,跟他們講王道和霸道,都是講不通的。倒是以兵威克之,才是上策!”

“那,如何才能重整我大宋兵威呢?”帝景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