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卻給自己換了三款手機。我身邊有很多員工,上班幾個月了,從來沒有給家裡寄過一分錢。其實,現在海底撈的有些員工已經形成一種攀比風氣,發了工資很快就花光。

“我不能這樣做,因為我不忍心。我的父母雖然沒有給我好的生活條件,但他們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我們。為把我們撫養大,他們受盡了辛苦;我們大了,他們又要用全部積蓄給我們蓋新房,卻從不提他們的苦。

“我雖然來到海底撈,過著比以前好得多的生活,但我不會忘記我的父母。”

在研究海底撈的案例時,我問過海底撈十幾個來自農村的年輕服務員會種地嗎,他們都笑著搖頭。

對農民工來說,城市的誘惑不可抗拒。城市就是“海洛因”。巨大的城鄉差別把他們從土地裡連根吸出來。他們需要的不是種地,而是在城市的生存技能。然而,人不僅是工具,當他們掌握一種技能時,同時也就學會了這種技能的生活方式。

城市是物質的,物質是供人享樂的,而享樂是無止境的。海底撈是城市物慾橫流的一葉扁舟,不可能不隨波逐流。但是在這條船上的人卻不盡相同。

海底撈需要什麼樣的人?

張勇說:“我們無法要求每一個普通員工對海底撈保持絕對忠誠,處處為海底撈想,這不現實。只要他能對自己的家庭負責,為自己的生活和後代負責,那麼他就會努力保住這份工作。”

像楊玉梅這樣的人無疑是符合這條標準的員工。在繁華的城市,做這份被人看不起,又十分繁重的活兒,沒有責任感是堅持不下去,也不會幹好的。

張勇很聰明,為了強化海底撈乾部對家的責任感,海底撈每個月還給領班以上的員工父母們發一份工資。錢不多,按照不同幹部的等級,每月也就幾百元。

張勇說:“我們的員工大都來自農村,他們的父母沒有任何社會保險,海底撈就當給他們父母發保險金了。如果他們不好好幹,他們父母都幫我罵他們。”

有人說:“張勇真聰明,羊毛出在羊身上,發給父母的錢本來也是員工的。”

還有人說:“張勇這個人真善良。”

員工也是顧客

賣麻辣燙出身的張勇知道,靠服務取勝這根定海神針掌握在海底撈一線員工手裡。他經常對他的員工講:海底撈不論成功或失敗,一定都是從基層開始;第一線最重要,因為顧客在第一線。

其實,這個道理是常識,不僅張勇明白,誰都明白。正所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可是能把這個道理落實好就不那麼容易了。

公司大了,必然要有各級管理者。管理者要處理的問題同員工要處理的問題相比,誰的更重要?對絕大多數企業來說,當然是老闆最重要,然後一級重要過一級;於是,官僚主義就形成了。

中國人的服從文化特別容易導致官僚主義,隨著海底撈不斷變大,官僚主義自然也滋生了。比如,張勇以前到各店巡察,自己一個人就來了;可現在海底撈卻不知不覺形成了張勇每到一地當地一把手都要接機的慣例。

張勇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喜歡走極端的張勇,用他特有的方式來對抗他認為不對的事情。張勇在2006年對員工的新年致辭中說:“當你同我談話時,你的手機響了,你的員工找你,我們就終止談話,你優先處理你和員工之間的事情;當你和員工談話時顧客需要幫助,你和員工就要終止談話,首先要做的是立即幫助顧客。這就是我講的以顧客滿意率為中心的優先法則。隨著年齡的增加,我現在逐漸明白了,‘顧客’的定義應該被更為廣義地解釋—包括我們員工在內。”

張勇把員工提高到顧客的位置,道理不說自明:如果員工也是顧客,那麼員工自然要比領導重要。不過張勇的道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