礎上,建立了中華道教總會,1968年張恩溥當選為首屆理事長。該會提出輔導臺灣道教各派整理經懺科儀,建立與各道派之間的教務聯絡。並開展對外國的傳教佈道工作。
張恩浦1969年羽化後,由他的堂侄張源先繼承他的衣缽,成為第六十四代天師!
這就又有問題了,因為內地龍虎山張金濤是第六十五代天師,在張源先看來這是一種大逆不道!
身為六十四代天師的自己還沒有死呢?哪裡來的六十五代天師!
為了這件事,兩代天師鬧得不可開交!
臺灣第六十四代張天師名叫張源先,大陸第六十五代張天師叫做張金濤,嚴格來說,論輩分,大陸的張天師還要稱臺灣的張天師為“舅舅”。對於同時存在兩代張天師的情況。
張源先顯得有些不悅。他說:“我都還活著,怎麼會有第六十五代張天師?太離譜了!”
天師的傳承有一定的規矩:下代繼承上代之傳統職位,有遺囑從其遺囑,無則從其家族會議決定。傳子不傳弟,傳弟不傳侄,傳侄不傳叔,傳叔不傳族人,傳族人不傳族外人,親疏分明。長幼有序,向無紊亂。
中國道教嗣漢天師府組織規程第二章第七條也寫到:嗣漢天師依照歷代天師傳統,以嫡系長子(有遺書從其遺書,無則從其家族會議決定。以為其血統為原則)繼承之,稱謂為“嗣漢○○○代天師張○○教主”。
因此,張源先也說,“有關六十五代天師繼承人之選定。亦得由六十四代天師遵循祖制指定人選。某人自稱為六十五代天師,如此行徑罔顧倫理,不尊重現任六十四代天師。根本就是企圖破壞祖制規矩。”
也就是說今天邀請王鍾做客的是第六十四代天師張源先,而不是第六十五代天師張金濤!
甥舅之爭尚未落幕,第六十三代天師之子張美良現身稱張源先“篡位”,違背先父襲位遺囑。
臺灣現在的這位張天師現在可謂是背腹受敵!
今天張源先邀請王鍾做客,何嘗沒有拉攏他的意思!
畢竟王鍾現在不論是香江,還是澳洲,都有了不小的知名度!
而且王鍾出身武當山玄武道統,和天師道沒有利益上的衝突!
王鍾在心中衡量了一會,就將其中的訣竅想個通透!
考慮一會,王鍾還是決定赴約。雖然兩岸關係緊張,但是這位畢竟是第六十四代天師,從名分上來說,比國內的天師還高一輩!
“玄武明天會親自拜見嗣漢天師府第六十四代天師張源先教主!”
王鍾一臉嚴肅的說道。
“那太好了,天師一定會非常高興見到您!”
中年人頓時臉上變得生動起來,高興的說道。王鍾在這裡用了正式的稱謂,這是他認可張源先為第六十四代天師的表現!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時候,能夠得到王鍾這顆道教的新星認可,對張源先教主來說不亞於雪中送炭!
畢竟內地設立六十五代天師,只是讓他有些不悅而已,真正給他造成威脅的是第六十三代天師的子嗣張美良!
王鐘的認可,某種程度上武當真武海外道統對他的認可!
並且王鍾在武當也有很大的聲望,透過王鍾,未嘗不可以獲得內地道派的支援!
所以中年人才會如此的激動,他要第一時間將這個好訊息報告給天師!
並且決定將這件事擴散出去,透過記者的嘴,讓臺灣的信徒都知道,第六十四代天師只有一個,那就是張源先!
覺修宮位於臺北市,為臺北又一座供奉五恩聖主的道教官觀。該廟因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初人臺時旅居而聞名。初建於1854年,為臺北歷史最悠久的道教宮觀,1936年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