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為突厥,就是都六設。
都六設有十個妻子,生的兒子都隨母親的姓,阿史那就是他的小妻生的兒子。
都六死後,想在十個妻子所生的兒子中選擇一個繼位,大家就陸續來到大樹下,共同約定說:“都向著樹跳,誰跳得最高,就推舉誰繼位。”
阿史那所生的兒子年齡幼小,卻跳得最高,諸子就奉他為主,稱為阿賢設。
傳說之三,這是個比較正常點的說法。說突厥人本是平涼雜胡,姓阿史那氏。魏太武皇帝滅沮渠氏,阿史那以五百家奔蠕蠕(柔然)。
他們世居金山(今阿爾泰山)之陽,為蠕蠕鐵工,金山形似兜鍪,俗號兜鍪為突厥,因以為號。
無論傳說有多少依據,我們都不必去細究,從上述三個傳說中,我們拋去那些神話誇張了成分,基本可以肯定:
傳說也好,史書也罷,當突厥人經過數代繁衍,到達阿史那土門這一代,算是終於迴歸歷史正途,有據可循了。
史載,那時正值柔然汗國強盛,突厥人受其奴役,為他們充當“鐵工”,但勢力漸盛。
在西魏大統十二年,突厥首領阿史那土門遣使向西魏獻方物,得到了西魏的支援。
當時,草原的鐵勒部要攻伐柔然,突厥首領土門率眾擊敗鐵勒,實力大增,土門乃向柔然求婚,請求把柔然國的公主嫁給他。
柔然國主阿那瑰大聞之怒,辱之曰:“爾是我鍛奴,何敢發是言也!”
土門亦怒,殺其使者,遂與之絕交,轉而求婚於魏。
魏文帝許之,於十七年六月,把魏長樂公主下嫁給他。
及至廢帝元年正月,兵強馬壯的阿史那土門終於發兵擊柔然,以雪前恥,並大破之於懷荒北,逼迫阿那瑰自殺。
至此,盛極一時的柔然汗國被滅,土門自號伊利可汗,猶古之單于也;號其妻為可賀敦,亦猶古之閼氏也,自此建立突厥政權。
突厥人以漠北為中心在鄂爾渾河流域建立突厥奴隸制政權。最盛時疆域東至遼海(遼河上游),西瀕西海(今鹹海),北至北海(今貝加爾湖),南臨阿姆河南。
土門死時,立他的兒子科羅為汗,號乙息記可汗。
乙息記可汗死時,立其弟俟斤為汗,是為木杆可汗。木杆可汗四處征戰討伐,威服塞外諸國,並與當時的中原北魏共同伐齊,甚至傭兵到達了幷州地界。
木杆可汗死後,又捨棄他的兒子大邏便,而立他的弟弟為可汗,是為他缽可汗。
他缽可汗死後,打算立哥哥的兒子大便羅為可汗,可是因為大便羅的母親低賤,國人不服,而最終立了自己的兒子盭邏為可汗。但大便羅不服盭邏的管轄,經常為難與他,無奈之下盭邏便把汗位讓給了攝圖。
攝圖史稱伊利俱盧設莫何始波羅可汗,另一稱號是沙缽略可汗。他自居在都斤山,把盭邏降位居住在獨洛水,稱為第三可汗,就任大邏便為阿波可汗,放其回去統領其部屬。
此時,隋文帝楊堅接受禪讓,成為隋朝開國皇帝。沙缽略可汗透過周朝的千金公主(後被隋朝收認做大義公主),給隋文帝上書,使沙缽略可汗漸漸與隋朝走在了一處,並憑藉隋朝幫他平定了內亂。
在沙缽略可汗死後,聰明的隋文帝,採取各種手段,離間分化突厥汗國內的各方勢力,最終使得突厥汗國被分成東、西兩部,並在三十多年中內戰不已。
隋朝卻因此發展成為強大的帝國,並透過控制東突厥,有效地控制了東北亞諸少數民族。
在隋末唐初,在與突厥的紛爭中,主要是針對東突厥勢力,因此西突厥不在這裡贅敘了。
沙缽略可汗之後的東突厥五位可汗分別為:葉護可汗(阿史那處羅侯)、都藍可汗(阿史那雍虞閭)、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