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0部分

給一半最多最多了,這筆錢對他們來說是天上掉餡餅,他們應該清楚,這就殺了一半下來。”

“另一半呢?”張逸夫饒有興趣地問道。

“另一半殺個的供電局,這段時間他們是給供電局幹活的,又不是給咱們,要補發不能讓咱們都出,供電局怎麼也得掏一半。”

“腰斬再腰斬啊你這是?”

“砍價不都得這麼來?”

“得,得,這個你來吧,我不行。”張逸夫笑過之後,還是提點道,“談的過程中,看好周進步的臉色,別給談急了,這些事畢竟還是他說的算。”

“呵呵,那肯定,周進步我已經摸透了。”向曉菲大笑道,“這人就好面子,好哄。”

“成吧,別忘了催趙紅旗先過來,你缺個幫手。”張逸夫伸了個懶腰,起身朝臥室走去,“既然你已經努力到這個份上了,我也要抓緊了,正好這段時間我可以不回廠裡,難得閒暇,得利用好了。”

“利用好乾嗎?”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準備找博哥吧。”張逸夫微微一笑。

這會兒,張逸夫的臥室中已經擺好了一臺裝好軟體的386,以及一臺二手的愛普生印表機。這些東西早晚自己也要用到,當時藉著採購的方便,在何大城那邊成本價攢了一臺,現在到它發光發熱的時候了。

張逸夫本身是學電力系統的,大而全,對電力工業大多數知識都有所掌握與理解,這才得以在運用“電腦”的時候如魚得水,然而他並非是完美的,在一些專精方向上,有著很大的障礙與困難。

比如工業設計。

那次去二修廠參觀的時候,張逸夫就已經感覺到了自己這方面知識的薄弱,進軍制造業並非輕鬆自在水到渠成的事兒,弄不出新玩意兒,二修廠依然只是個二修廠。

偏偏,“電腦”中最強大的部分莫過於裝置製造方面,那些十幾年後的先進東西就擺在那裡,那些實用型技術也許哪天就被哪個傢伙發明出來了,這對張逸夫來說絕對是巨大的浪費。十幾年的時間,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張逸夫沒空去從頭學習工業設計與圖紙繪製,他能想到的最好方式就是拿計算機製圖,然後再找信得過的專業人員修正。

對張逸夫來說,搞裝置製造,是一件滾雪球的事情,越滾越大,越大越博,越博越滾,需要不斷有資本的湧入,才能在產品質量數量和型別上佔領市場。

難點,依然是第一桶金,相對於工業化的生產線,倒騰電腦賺的那幾十萬實在太不夠看了,而一旦完善了流水線,創出了市場口碑,雪球一滾,那就停不下來了,滾來的錢可以去研發製造更多的新產品,更多的生產線。

對於常規制造企業來說,這麼想有點太理想化了,憑什麼你做一個產品成一個?

可對於張逸夫來說卻完全不必為這個發愁,腦子裡成百上千跨時代的產品,他只恨人生苦短。

張逸夫其實大可全神貫注的做這件事,光是電力裝置製造這一途,就足夠讓人功成名就,而且可以離體制稍遠一些,只要產品水平過硬,橫豎都能成功。

之所以沒脫離核心組織,並不是他犯賤或者愛官帽,只因更大的野心使然。當人站在山峰上的時候,他看的地方已經不再是大地或者雲層,而是更高,更遠的地方。

回到現實,作為規模一般的二修廠,現在去跑常規產品的銷售,常規工程的委託都是杯水車薪,苟延殘喘。

要想救回二修廠,要想滾雪球,必須下猛藥。

張逸夫不由得笑了,老子手裡最多的就是猛藥。

再結合他現在所做的事,二修廠的路開朗了一些,但還有一層薄霧。

無可厚非,在降低煤耗的諸多工程中,對耗材和裝置都有不小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