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8部分

動刀兵,豈不失了故人之誼?這樣吧,我且修書一封給孟德,給你們雙方解和如何?”

陳登搖頭苦笑道:“曹操視陶使君為殺父元兇,決不肯和。在下也是敬重潤德公英雄之民,嘗聞潤德公在平原仁德寬厚,愛民如子,才斗膽相求,萬望潤德公念在徐州百姓孤苦無依,慘遭寸磔的份上,垂憐一二,敝州上下,必有厚報。”

劉澤淡然地道:“君子扶危濟困當為本分,豈能索求回報。不過此事非同小可,還需從長計議。”

陳登看了一眼賈、徐二人,稍有一些不自然地道:“在下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劉澤微微一笑道:“文和元直均是在下的心腹之人,元龍先生有話不妨直言。”

陳登乃道:“潤德公乃蓋世英雄,平黃巾討董卓,立下過不世之功,卻困居高唐小縣,如龍困淺潭,虎落平陽,如何才能施展鯤鵬之志。登視潤德公容貌奇偉,志存高遠,今徐州紛攘離亂,陶使君內不能治外不能敵,徐州必陷於曹操之手,淪為一片焦土。潤德公此時若能揮兵南下,救徐州百姓於水火,徐州百姓必感恩戴德,奉潤德公為徐州之主。徐州地跨五郡八十二縣,人口百萬,民殷國富,潤德公若據此地,北通青兗,西臨汝淮,南靠江東,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說著,陳登將卷軸獻上。

劉澤不禁微微一怔,歷史上有陶謙三讓徐州之說,不聞陳登獻土之事,今天這一出真是出人意料呀,看著陳登呈上來的卷軸,劉澤腦子裡突發奇想,難不成陳登也想搞個圖窮匕見?不過很快劉澤心中暗笑,自己真是想多了,荊珂刺秦是有著亡國之恨,自己與陳登往日無怨近日無仇的,他怎麼可能會謀刺呢?

不過劉澤很奇怪,按理陳登不是張松那樣的小人,吃裡爬外,將巴山蜀水拱手讓給劉備,歷史上對陳登的評價是很高的,湖海之士,豪氣不除,文武膽志,名重天下,有扶世濟民之志,把他和賣主求榮的小人聯絡在一起似乎有點不靠譜。但劉澤轉念一想,陳登父子在呂布執掌徐州之時不就曾把呂布耍得團團轉嗎?固然有呂布人品太差為陳氏父子所輕視的緣故,但陳氏父子在漢末風雲變幻的徐州能長久地站穩腳跟與他們明哲保身的處世觀念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未完待續。。)

第312章 決意南下

漢末的徐州可謂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主,在短短的幾年間連著換了幾茬主人,陶謙——劉備——呂布——曹操——劉備——曹操,在這走馬燈似的輪換之中,掌握著徐州兵馬大權的曹豹死了,號稱徐州第一富商的糜家倒了,唯一能穩坐釣魚臺的,只有陳家父子,無論徐州政局如何風雲變幻,陳家巍然不動。除了第一次的政權更迭是和平交接之外,剩餘的幾次都是在腥風血雨之中,無數的世家豪族在血腥的動盪之中覆滅了,只有陳家一次次地受到重用,這中間的學問真得就很耐人尋味了。

劉澤推斷,此時的陳登並沒有受到陶謙的重用,典農校尉,一個主管農田水利的官員無論如何也算不上徐州的軍政要員,他完全是被陶謙排除在權力核心之外的,所以陳登才會有投效明主的想法。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漢末亂世初臨,諸侯相互兼併,大局還未定,許多名士還處在擇主期,為了家族的利益和自身的前途,陳登的選擇或許沒什麼錯。

劉澤手扶著卷軸,並沒開啟的意思,不就是徐州的區劃圖嗎,劉澤的倉庫裡,有著比它精細十倍的地圖。但這個卷軸所代表的,不單純是一份地圖,而是一份政治野心,開啟它,就意味著劉澤接受了陳登的建議,有鯨吞徐州之意。

取徐州的確是劉澤的戰略構想,放棄平原之後。劉澤下一個目標就是徐州,與其徐州最終落入曹操的手中,為何不自取之?這與人的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