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始自丁日昌,真正落實到法律上,卻是在5年以後。

1870年的時候,英使威妥瑪向中國政府提出要求,希望英國大東電報公司鋪設香港至廣東、以及從廣州經上海至天津設定海線。清廷就把丁日昌這件事拿出來作先例,只允許他們海線到岸,卻不可另接旱線。

威妥瑪跟雷諾是同胞,約翰牛都個性倔,非要擰著來不可,死活要把電線接上陸地,這個舉動惹怒了廣東的一群賈界好漢——七十二行。

廣東七十二行雖不及廣東十虎那麼有名氣,但可比十虎厲害多了。那時候廣東商界雖然還沒有商會之名,可各行業之間已經懂得抱團聯合,逐漸形成了聯盟商會,號稱七十二行。七十二行在廣東戰績彪炳,力拒過來廣東籌餉的大學士剛毅,讓他空手而回;搞過大遊行嚇得廣州駐軍不敢出營,甚至組織過萬人集會,幾乎把粵督岑春煊轟下崗。這份能量任誰都不敢小覷。

1905年的時候,這個商會聯盟改了名字,就是赫赫有名的廣州總商會。

1870年那會兒七十二行還沒成規模,但氣勢已在。他們雖然都是商人,愛國之心卻比官員強多了。他們覺得英國人這個舉動太過囂張,要求總理衙門抵制,總理衙門若是不抵制,就讓商人們自行籌款組建公司,肥水總不能流去外人田裡。

英國人一見情勢不妙,就退讓了一步,說香港到九龍我們來修,九龍到廣州你們想修就修吧。不料電線鋪到增城的時候,也不知道是誰煽動的,老百姓又不幹了。他們也不管是華線還是洋線,一視同仁,統統砸光,最後這兩截線路一段也沒修完。

這次爭端所產生的一個結果,就是一份總理衙門和諸國公使簽署的法律檔案,把丁日昌的構想正式寫入條款中去:“電報海線沉於海底,其線端不得牽引上岸,以分華洋旱線界限。”

後來發生的“大北公司海旱事件”證明,丁日昌的這一約定是極有遠見的,此係後話,咱們後面會詳細講講。

丁日昌在上海勝了洋人一陣,從此也對電報產生了興趣。他本來就是洋務派的干將,對於西方新式發明頗為敏感,電報的種種好處也看在心裡,格外留意。

到了1875年,丁日昌調任福建巡撫。他對於在上海的電報爭端一直耿耿於懷,到了福建以後,他立刻從海外禮聘了專業技師,在福建船政學堂附設了電報學堂,培養相關技術人員。這是中國第一個培養電報專門人才的學校,雖然只是個非正式的訓練班,但影響極大。第一所正式的電報學校——北洋電報學堂還要等到5年以後才在天津被盛宣懷設立起來。接下來,丁日昌要作的事情,讓福建全省都為之震驚。

他打算著手建一條從福建到臺灣的電報線。

丁日昌如此舉動,是有深刻原因的。就在丁日昌就任的前一年,也就是1874年。日本政府透過《臺灣番地處分要略》,派遣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艦隊和3000打著探險隊旗號的陸軍於四月入侵臺灣。因為訊息輾轉遲鈍之故,等到清廷收到訊息派林則徐的侄子沈葆楨赴臺援救的時候,當地居民牡丹社酋長阿實祿父子已然戰死,日本的龜山都督府都修了一半了。

後來日本考慮到時機尚未成熟,逼著清廷簽訂了一個《北京專條》,勒索了一筆銀子,方始撤軍。兩年以後,丁日昌去臺灣考察,想到這段往事,覺得臺灣通訊不便,訊息滯後,容易貽誤戰機,於是又想到了電報這玩意。

為什麼要說“又”呢?因為在他之前,一代名臣沈葆楨曾經申請在臺灣設立電報局,李鴻章和奕訢也十分贊同。本來兩宮太后也都點頭了,但因為朝廷裡的頑固派反對,最後終於未能成事。反對派裡最強硬的一個人是工科給事中陳彝,他寫的奏摺拿現在的眼光來看特別可愛,不妨錄上一段如下:

“銅線之害不可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