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代替。而在伯格曼先生耳朵中,就變成了“更——更——更美味”,三個“more”字無疑是在強調該調味品的神奇效果。
如果換一個人來跟伯格曼先生說,無疑他首先會懷疑。可是伯格曼先生自從在美國東海岸和mit、耶魯的那些人一起踏上火車,每時每刻聽到的,都是對約翰遜教授的讚譽。如是一個月,然後,他就被人成功洗腦了。
“那得趕緊!”伯格曼一拍桌子,四周的眼光都聚過來,尤其是考斯特夫婦,眼神裡充滿疑問。隨之,伯格曼意識到自己失態,抱歉地對大家微微一笑,接著低聲說道:“如果那種調味品那麼神奇的話,你可要抓緊時間,專利的秘訣就是搶先一步。那麼,我有什麼可以效勞的麼?”
“是這樣的,伯格曼先生。我已經知道這種調味品的化學結構、生產方法,現在需要把它註冊成為專利。如果可能,我希望你能在回國前後,把這項專利在日本、美國,以及歐洲的主要國家予以註冊。”;
伯格曼用灰藍色的眼睛緊盯著孫元起:“然後呢?是打算和新型燈泡一樣,把這項專利出售?還是有什麼其他的打算?”
“因為生產流程比較簡單,而且調味品是日常用品,所以我不打算出售這項專利。”孫元起一擺手,否決了伯格曼先生的提議。
儘管穀氨酸廣泛存在於日常食品中,但穀氨酸以及其它胺基酸對於增強食物鮮味的作用,在20世紀早期才被人們科學地認識到。1907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研究員池田菊苗發現了一種昆布(海帶)湯蒸發後留下的棕色晶體,即穀氨酸。這些晶體,嚐起來有一種難以描述但很不錯的味道。這種味道,池田在許多食物中都能找到蹤跡,尤其是在海帶中。池田教授將這種味道稱為“鮮味”。繼而,他為大規模生產穀氨酸晶體的方法申請了專利。
孫元起並沒有那麼逆天,能夠了解掌握後世味精的微生物製造法,他所知道的,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我國吳蘊初發明的專利。在小麥麩皮(麵筋)中,穀氨酸的含量可達40%。生產方法就是先用34%的鹽酸加壓水解麵筋,得到一種黑色的水解物,經過活性炭脫色,真空濃縮,就得到白色結晶的穀氨酸。再把穀氨酸同氫氧化鈉反應,加以濃縮、烘乾,就得到了穀氨酸鈉晶體。
“難道你打算自己建廠生產?”伯格曼先生很驚訝,在他看來,孫元起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應該把名垂千古作為自己的使命,而不是作為一名成功的商人。
“我希望你來做這件事!”孫元起很直接,“你負責在美國建廠生產,我以專利入股。除去生產成本,在歐、美的利潤70%歸你,30%歸莉莉絲支配,包括將來莉莉絲結婚以後,以此作為過錯的補償。在亞洲——包括日本——的利潤,80%歸我,20%歸你。怎麼樣?”
初看之下,這個提議似乎對伯格曼先生非常有利,因為當時的主要經濟大國都在歐美,至於亞洲,是貧窮落後的代表。事實上,不能簡單地從國力、經濟水平上審視,更重要地還要看各地區的消費習慣。即便現在,歐美對味精也是較少使用,因為他們更注重食物的原汁原味。而味精在中國菜裡用的最多,因為我們更注重湯水的滋味。
伯格曼先生猶豫了一下,似乎在權衡利弊,最終他還是被金錢的魔力所打敗:“我這幾天就可以提供協議草案——不過在此之前,我可以先試試那種神奇調味品的效果麼?”
“沒問題。”孫元起端起杯子,與伯格曼先生一碰,“希望我們合作愉快!”
幾天後,瞭解了調味品神奇功效的伯格曼先生,滿意地帶著孫元起準備的相應材料、以及萬般不樂意的莉莉絲急匆匆的離開了中國。在他看來,每耽誤一分鐘都是自己對財富的犯罪。
在解決莉莉絲的問題之後,孫元起開始籌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