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的拿手菜有蟹粉獅子頭、松鼠桂魚、水晶餚肉、大煮乾絲、三套鴨、蓴菜銀魚羹,再加上幾個下酒冷盤,保證讓二位爺乘興而來、盡興而回!”小二利索地答道。
那人卻轉頭問道:“棣軒兄,您看如何?”
被喚作“棣軒兄”中年人名為吳同甲,乃是江蘇高郵人,光緒六年(1880)進士。原任翰林院侍講學士,幾個月前剛被任命為湖北提學使,還沒來得及出京,便趕上光緒、慈禧辭世,朝中上下忙成一團,誰有工夫來處理他上任的事?足足耽擱數月,等諸事平息後才輪到他陛辭。
邊上這位則是吳同甲在翰林院的好友,名叫楊捷三,字少泉,河南祥符人,光緒十六年(1880)恩科進士,也是翰林院侍講學士。眼看好友即將出京赴任,所以在此設宴餞別。
吳同甲笑道:“既然是賢弟做東,愚兄自然客隨主便。”
楊捷三道:“如此,小弟便斗膽自專了。小二,便按你說的上菜吧!”
“那二位爺要什麼酒水?如今天寒地凍北風正緊,小店有上好的二鍋頭,一口下去便渾身發暖。兩位爺,要不來點嚐嚐?”
楊捷三知道好友是江蘇人,喝不慣北方的烈酒,便問道:“你們有什麼上好的黃酒?”
“小店的黃酒有花雕、香雪、加飯、善釀、狀元紅、女兒紅,尤其是加飯酒,更是一絕!”
“那就加飯吧。切好薑絲,配上青梅,燙得熱熱地再端上來!”楊捷三吩咐道。…;
“您老就瞧好吧!”小二轉身出門去了。
楊捷三有些歉意地說道:“棣軒兄此番出京赴任,小弟本因聚友演劇相送,奈何現在是國喪期間,只好一切從簡,還望棣軒兄恕罪!”
在清代,皇帝、皇后、太上皇、皇太后駕崩稱為國喪,在一定的時間內禁止宴樂婚嫁以示哀悼,具體規定包括禁止屠宰四十九天;音樂嫁娶,官停百日,軍民一月;百日之內票本用藍筆,文移用藍印;百日內官員不準剃頭等。如果違反,一經發現便嚴懲不貸,乾隆年間發生的國喪期間剃頭案便是極端的例子。
吳同甲道:“賢弟有心了。只是我等既為朝廷命官,自當恪守成規,不敢稍有逾越。畢竟洪昉思其則不遠。”
吳同甲所云“洪昉思其則不遠”,說的是清初劇作家洪昇的故事。
康熙二十七年(1688),洪昇完成著名劇本《長生殿》的創作,一時間名聲大噪,大江南北傳唱甚盛。次年八月,洪昇在北京召集優伶排演《長生殿》,引得名人雅士紛紛前往觀看。這本是文化界的一件盛事,誰知卻引發了一場政壇風波。
清代國喪制度中,對戲劇演出規定最為苛刻,禁止期限長達令人髮指的27個月。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大清最高領袖玄燁同志敬愛的祖母孝莊太后因病去世,按照這個規定,在康熙二十九年三月前全國都不能演戲,自然也不能看戲。
從二十六年十二月到二十八年八月,時間yijing過去將近兩年,大多數人yijing漸漸忘記了國喪的規定。即便有些人還記得,也以為孝莊太后去逝己久,喪服已降,應該不至於有什麼麻煩吧?
然而麻煩還是出現了。當時圍觀看戲的人群中,有位著名的詩人、文學評論家趙執信,他在當時文壇享有崇高的聲譽和巨大的話語權,捧誰誰紅,批誰誰死。之前有個寂寂無名的知縣叫黃六鴻,進京後很恭敬地把自己的詩集配上土特產送給趙執信,xiwang能獲得三星以上評價,為以後仕途發展增加一點形象分。誰知趙執信根本不鳥他,回信很不客氣地寫道:“你送的土特產還行,我收下了;至於詩集,你還是自己收好吧!”(“土物拜登,大集璧謝”。)言下之意,你的詩歌水平太臭,就別拿出來現醜了。
見信之後,黃六鴻對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