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進入河東之後,由於沙陀族的勇猛善戰,朱邪執宜深受唐憲宗的器重。每次打仗,憲宗總會優先考慮徵調沙陀騎兵出征。朱邪執宜對憲宗也是忠心耿耿,為感謝朝廷的恩情,每次參戰,總是竭盡全力,深得憲宗信任。

第三章 唐憲宗削藩(1)

唐憲宗李純,是唐德宗的長孫,唐順宗長子。憲宗自幼遭遇戰亂,自身的家庭關係也很混亂。他的母親王氏曾是代宗(憲宗的曾祖父)的才人(封建妃嬪的稱號),也就是說他母親曾經是他曾祖父的小老婆。另外憲宗有個同父異母的兄弟被他的祖父德宗收養為兒子,這樣他的兄弟又成了他的叔叔。

憲宗自己的婚姻關係也不一般。德宗貞元九年(公元793年),時為廣陵王的憲宗娶了郭氏為妻。郭氏,是唐朝名將郭子儀的孫女,郭氏的父親是駙馬都尉郭曖,母親是代宗長女昇平公主。由於郭氏的母親是代宗長女,這樣算來,郭氏與順宗是姑母。他們成婚後,時為皇太子的順宗因為郭氏母貴,父、祖有大功於王室,對這位兒媳表示出無比的寵愛。憲宗自己對這位妃子似乎也不怎麼冷落,因為,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時,也就是他們婚後兩年,郭氏就生了兒子李宥,此即後來的穆宗。

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四月六日,憲宗被冊為皇太子。七月二十八日代理為監國。八月四日,憲宗得父皇傳位,八月九日正式即位於宣政殿。這一年,憲宗28歲。

憲宗是個奮發有為的皇帝。他即位後,為了糾正朝廷權力日益削弱、藩鎮權力膨脹的局面,他提高了宰相的權威,積極平定藩鎮的叛亂,致使“中外鹹理,紀律再張”,出現了“唐室中興”的盛況。憲宗最主要的功績是改變了對藩鎮的姑息政策。

藩鎮割據是唐朝中葉以後,一部分地方軍政長官據地自雄,不服從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 藩是保衛,鎮指軍鎮。朝廷設定軍鎮,本來是為了保衛邊境和自身安全,但發展結果卻形成對抗中央的割據勢力。

玄宗開元、天寶間,北方逐漸形成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八個節度使區,加上劍南、嶺南共為十鎮,始成為固定軍區,節度使兼任負責軍需的支度使和管理屯田的營田使。

玄宗天寶後;又兼任所在道(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即公元733年後,天下分為15道)採訪使(監督管理州縣的官名,後改稱觀察使);最終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統兩至三鎮,多者達四鎮,時稱"節鎮"。

節度使的僚佐有副使、支使、行軍司馬、判官、推官等,將校有押衙、虞侯、兵馬使等。節度使的僚屬,都由節度使舉薦,然後上報朝廷批准。所統州縣的官員雖由中央任命,而實際都聽命於節鎮。

安史之亂爆發後,為了抵禦叛軍進攻,軍鎮制度擴充套件到內地,最重要的州就設立節度使,指揮幾個州的軍事;較次要的州就設立防禦使或團練使,以扼守軍事要地。於是在今陝西、山西、河南、 安徽、山東、江蘇、湖北等地出現了不少的節度使、防禦使、團練使等大小軍鎮。後來又擴充到全國。大則節度,小則觀察,構成唐代後期所謂藩鎮,亦稱方鎮。方鎮並非都是割據軍鎮,在今陝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方鎮絕大多數服從朝廷指揮,貢賦輸納中央,官職任免出於朝命。

但是在今河北地區一直存在著名義上仍是唐朝的地方官而實際割據一方,不受朝命,不輸貢賦的“河北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