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部分

來無戰事,然軍務亦不亞於戰事。未幾,西格辭以軍中多務,便離去了。她獨自在屋中盤算了許久,待計成後,天已暮。她略有些忐忑地用過晚膳,算計了時辰便縱馬往明月河邊去了。

小雨不知從何處拐了出來,默然跟在她後頭。她並不在意,拉緊了韁繩策馬直往河邊,夜風自河畔吹來,微吹亂她的長髮。她眯著眼伏在馬上,像是黑夜裡的一道白電,疾掠而過。

數日來查探水情,她已走遍明月河沿岸地帶,熟知河道寬窄水深水淺。帶馬至河道最窄處,此地距沐雨城最近,相呼可應答,然河道險阻,又狹渡,水流甚湍,舟船難濟,只可納一舟行。

她下馬遙望,隔岸燈火依稀,有兵士在巡邏駐守。她遣小雨去取一小舟來,小雨不敢擅離,便囑沿河御守的兵士駛來一漁家小船。她方知袁將軍確然很是看重小雨,小雨只是取了一枚腰牌出來,那兵士便不過問什麼了。

無何,她乘小舟於河中央,臨風而立,小雨在她身後不離。她取出笛子,輕聲問小雨道:“小雨可識吹笛乎?”

小雨搖了搖頭,答道:“中原人的玩意兒,不會吹,只是見過。”聽小雨如是說道,她便笑了,夜天甚闃,她笑意明滅,看不清是笑著什麼。

她長舒了一口氣,笑道:“三日後便是開戰之期了,再難有如此閒適夜。這水上風清,露華橫斜,又有月白作伴,我吹一曲,你聽聽何如?”

小雨不好拒絕她,諒她也不敢暗傳音信,便點了點頭。

她向船頭走了兩步,腳下波濤洶湧,拍舷扣槳,似在為她伴奏。她先吹了兩個閒音試試調子,旋即便徐徐吹開了。

曲調歡躍,霎時推開了低垂的夜幕,如一面長帆破開風浪,直往彼岸飛去。小雨不禁擰了擰眉,畢竟對岸是聽得見的,自己又不諳笛音,怕她暗中使詐。再看向她,她正閉目長吟,白袂飛舞,青絲高揚,狂風似要將她吞沒,她卻立如頑石。腳下是驚濤堆雪,她恍若憑虛御風,站在這風頭浪尖上,凌萬頃茫然而不懼。

笛聲大作,幻化成千萬片飛雪驟降,清泠澄淨,音繁意淺。並無過多沈晦,似乎當真只是興起而歌,詠皓月,誦清風。一曲終了,餘音徐歇。

她放下了笛子,回頭對小雨笑道:“此曲名為《霜天踏月》,中原雅士常吹吟,恰合今宵時景。”

小雨瞪大了眼看著她,似乎不信她這麼輕易就把曲名說出來了,低頭想了想,復抬頭笑道:“既是中原雅士所喜,小雨不懂,不如請我家主子來共賞罷。”小雨笑起來總是眯著眼,如何看都帶幾分狡黠。

她倒很是隨意,說道:“倒也無妨,袁將軍若常在石牙山腳撫琴,不如今夜我以樂會友,去同他敘敘?”

小雨覺得她應承得太爽快了,總似有詐,卻又道不出個所以然,只好隨她回城,向石牙山腳去。

待兩人策馬至石牙山腳下時,果見袁將軍在此。他仍是平擺了琴,卻不談,只是徒然望月,眼中未流露太多情緒。見她來了,瞳中方閃過一絲驚異。她先衝他笑了,只是一日耳,彷彿攻守之勢異也,她倒先佔了上風。

兩人客套了三兩句,而小雨又是快人快語直奔了主題,他乍聽微有些驚異,旋即又沉靜下來,長夜漫漫,又韶何不聆?她便又將方才的曲子吹了一遍。

聽罷,他問小雨:“可是這一曲?分毫不差?”

小雨露出難色,說道:“我又不識笛曲,說不上細微處,只是聽來數音如前,應是此曲無錯。”

她卻擰起了眉說道:“袁將軍此話怎講?是怕我暗通夏涼,以曲傳意嗎?”

他抬眼望她,眸光粼粼,聲線微啞:“不是嗎?若袁某未記錯,《霜天踏月》乃是雅稱,民間更有流俗曰《秋上三日別月》。”他復望向殘月,悠然道:“今日乃是初五,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