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就能看得出來。戰後的第十年,唐帝國的經濟總量佔全球經濟總量的42%,到戰後的第二十年,這個比例降低到了37%,到戰後的第三十年,這個比例降低到了33%。而在大戰爆發之前,這個比例是31%左右。也就是說,僅僅三十年的時間,世界就從戰爭的廢墟中恢復了過來,唐帝國仍然沒有獨霸全球的實力。
這也正是薛希嶽首先認識到的,在唐歷1000年之前的時候,唐帝國的經濟一直佔世界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巔峰時期,甚至佔到了世界經濟總量的七成以上。可以想像,在那個時代,唐帝國有多麼的強大。可是,隨著其他列強紛紛崛起,特別是眾多國家陸續完成了工業化程序,唐帝國的國際地位就一直在下降。雖然唐帝國一直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但是唐帝國已經不可能壓倒其他所有的國家,從而主宰整個世界了。當初,西方列強聯合起來反對唐帝國,與唐帝國打了100多年,正是因為歐洲列強最先在經濟上追了上來。後來,口木又與唐帝國打了幾十年,也是因為口木進入了工業化時代,而且得到了西方列強的鼎力支援。可以說,決定一個國家地位的就是其經濟水平,沒有足夠強大的經濟,那就不可能成為足夠強大的國家!
也許,在戰爭結束的時候,唐帝國可以獲得獨霸世界的機會,可這個時間絕不可能保持多久,事實也確實如此,而遠見的政治家也早就預料到了這一點。如果唐帝國想依靠戰爭的勝利再次獨霸全球的話,那就只有一個結果,與全世界的所有國家,民族敵對,並且在第三次全球戰爭中被打爬在地上,從而徹底失去全球霸主的地位,甚至有可能因此而淪落為二流強國。薛希嶽也正是考慮到了這種可能性,因此在即將獲得戰爭勝利的時候,薛希嶽首要考慮的就是怎麼來建立戰後的世界秩序。
對所有唐帝國的軍民來說,也許他們做夢都在想著重回當年的盛世,重新成為世界霸主。可是,作為政治家,薛希嶽不得不割捨掉這個情懷,他不得不更現實一點。唐帝國不可能在戰後獨霸世界,那麼就只能退一步,可是,退步就意味著損失帝國的根本利益,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或者說是一種有效的辦法來調和兩者之間的矛盾,這是一件考驗政治家的大事。
當時,只一個辦法可以避免唐帝國因為獨霸全球而與整個世界敵對,同時又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護唐帝國的利益,那就是在戰後成立一個具有高度權威的國際性組織,由所有國家,包括那些戰敗國都參與的國際性組織,由這個國際性組織來處理國際糾紛,並且化解國家之間的矛盾。更關鍵的是,這個國際性組織必須要受到唐帝國的控制,至少要偏向於唐帝國,不然,這個組織本身就會成為唐帝國的威脅。
26年底,薛希嶽就在“德黑蘭會議”,即戰爭期間同盟國首腦的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提出了成立“國際同盟”的設想,即在戰後成立一個由同盟國集團為主,廣泛吸納其他國家參與的國際性機構,並且由該機構負責處理國際事務。當時,這還只是一個設想,而且因為對該機構的職權範圍,以及是否應該吸納戰敗國的問題上出現了嚴重的分歧,因此沒有被列入正式的討論議程。
27年處,在科倫坡召開的同盟國外長會議上,帝國外相再次提出了這個設想,並且拿出了成立該機構的正式計劃。當時,反對得最多的主要就是德國,而德國所擔心的是,英法這類戰敗國如果也參加該機構的話,那麼德國就不可能在歐洲起到主導作用。在德國人看來,這是唐帝國為了牽制德國而提出的。因此,唐帝國與德國的主要分歧就集中在了是否應該吸納戰敗國這一點上。
當時,波斯帝國也對唐帝國提出成立“國際同盟”不太感興趣,主要是波斯帝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佔統治地位的波斯人只佔全國人口的三成左右,另外還有好幾個民族,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