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甚至傳言:中央決定,地鐵十年不上馬。
對於那些為地鐵花費將近10年心血的設計者們,這無疑是個不小的打擊。但他們一直不相信,地鐵的建設真這樣無疾而終了。下馬的日子裡,留守在地鐵研究所的技術人員始終沒有停止研究工作。
從中蘇關係惡化伊始,中方就著手自主設計地鐵的準備。1963年,蘇聯專家撤走後,北京地鐵的設計工作沒有絲毫停滯。大批歸國留學生和我們自主培養的專門技術人才已經充實到地鐵設計的第一線。地鐵的設計工作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那時,無論是蘇聯還是西方都斷言:“沒有外國人的幫助,中國人不可能修建自己的地鐵。”但後來的事實,有力地回擊了這種說法。
中國的地鐵人們,等待著重拾地鐵夢的那一天。
經過幾年調整,國內的經濟得到了好轉。而此時,國際上卻掀起了反華浪潮。1965年,中央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一直作為戰備工程籌劃的北京地鐵。
1965年1月,時任北京軍區司令員的楊勇被任命為地鐵建設領導小組組長。1月15日,他與副組長萬里、武競天聯名以《關於北京修建地下鐵道問題的報告》上報中央。2月4日,毛澤東對此直接作了批示:“楊勇同志,你是委員會的統帥。希望你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在建設過程中,一定會有不少錯誤失敗,隨時注意改正。是為至盼。”時隔40餘年,對於毛主席的批示,今天還健在的地鐵人仍能流利地背出。
中國血統地鐵(2)
1965年7月1日上午9時,北京地鐵一期工程開工典禮在京西玉泉路西側兩棵大白果樹下舉行。
很多人回憶,那是個晴空萬里的好天氣。一條寫有“北京地下鐵道開工典禮”的白字紅底橫幅掛在會場上。市長彭真主持,黨和國家領導人朱德、鄧小平、羅瑞卿等出席了開工典禮。楊勇講話,提出了地鐵建設三條原則:“地上服從地下,交通服從戰備,時間服從質量。”這三條原則始終貫穿於地鐵一期工程建設的全過程。
會後,年近八旬的朱德元帥親自拿起扎著紅綢的鐵鍬,為北京地鐵一期工程破土。在現場的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拍攝下了這些珍貴的鏡頭。
不過,出於戰備工程的保密考慮,開工典禮當天,組委會只邀請了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新影等少數幾個新聞單位參加,並明確表示地鐵開工典禮的訊息不登報,只作為內參保留。
北京地鐵一期工程,就這樣神秘地開工了。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施工神秘地進行(1)
1965年下半年,正在永定路附近十一學校上初中的徐金華髮現,一向冷冷清清的西郊突然多了很多工人和汽車。他們分日夜輪班工作,連吃飯都在工地上。有時施工完,還會在工地上踢踢正步。
路中央寬大的綠化帶上,一棵棵高大的樹木被拔掉。挖掘機開了進來。挖出的土,被一車一車運走。有一段時間,工地旁邊甚至建起了一個小鐵道,用專用的小火車運土。
“沒人告訴那是在修地鐵,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徐金華至今想來,自己也覺得挺奇怪。但那就是當時的情況,對於正在身邊進行的地鐵工程,北京市民心照不宣。
“因為是戰備工程,所以不可能宣傳。”但是之前的很多輿論已經告訴大家,北京要修地鐵了,修地鐵是為了備戰。
當時路上車輛很少,施工並沒有對交通造成多大影響。由於是明挖,又沒有做遮擋,上學路上徐金華隨時都可以看到施工的進展。他看到鐵道兵戰士們夜以繼日地進行施工。挖出的隧道也漸漸有了形狀,從最初淺淺的溝渠,變成了一條寬十幾米,深接近10米,放坡完整的梯形隧道。隧道挖好後,工人們又依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