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5部分

“哈哈哈哈!玄德,我弟也。我與他同為漢室宗親,自是一家之人。久欲相會而不可得。今肯惠顧,實為幸甚!公祐,快快引我去見!”

劉表話畢,立即起身,迫不及待,就欲引兵去迎劉備。這時在殿下的蔡瑁,卻是忽然走出,厲聲譖曰。

“主公,不可!劉備先從公孫瓚,後事陶謙,近投袁紹,皆揹負而棄,足可見其為人,忘恩負義,不顧忠義。今若納之,一者主公恐遭先前三人後塵,二者曹操深恨劉備,欲要除之而後快,必加兵於荊州,枉動干戈。不如斬孫乾之首,以獻曹操,操必重待主公也。”

孫乾臉色一變,望那人正是在荊州握有重權,可謂是除劉表之下,第一權臣。蔡瑁,字德珪,襄陽蔡州人。荊州名族諸家以蔡氏最為鼎盛。蔡瑁乃蔡諷之子,其姑母更是先朝太尉張溫之妻,長姐與二姐先後嫁給,荊州名士黃承彥,與劉表成為繼室。

後劉表代王睿為荊州刺史,當時江南宗賊興盛,蔡瑁協助劉表平定荊州,仕奉劉表期間,歷任江夏、南郡、章陵等諸郡太守,劉表獲得漢廷封賜鎮南將軍時,領荊州牧時,蔡瑁擔任其軍師,蔡氏一族勢力遍佈荊州,事到至今,有時劉表要施行政策,還需蔡瑁出面輔佐,才能事半功倍。

孫乾一正顏色,毫不退縮,怒聲而道。

“乾非懼死之人也,身微言輕,死不足惜。可嘆劉使君忠心為國,卻遭人嫉恨,有門難報。公孫瓚、袁紹皆乃豺狼也,使君不願同流合汙,自當離去。至於陶公,使君忠心相待,徐州之地乃陶公臨終託付,未能保守,使君亦是痛心。

今聞劉將軍漢朝苗裔,誼切同宗,故千里相投。未料蔡將軍如此獻讒而妒賢,荊州之主乃劉將軍,收之不收全憑劉將軍之意,何須蔡將軍妄加而論!”

“你!!!”

蔡瑁未料到這孫乾口齒如此犀利,竟暗示荊州主次不分。劉表頓時臉色黑沉起來,蔡瑁剛是發言,就被劉表厲聲打斷。

“閉嘴!劉玄德乃我之族弟,今落難來投,我豈有不收之理!我主意已定,你勿多言!”

蔡瑁慚恨而出,自此恨上劉備一系之人。劉表對孫乾先做一番安撫,再做賞賜,遂命孫乾先往報劉備,一面親自出郭三十里迎接。

孫乾幸不辱命,來見劉備。劉備聽得,孫乾果然收服劉表收留,而且劉表更親自來迎,當即大喜過望。後來劉表率荊州文武趕至,劉備甚是謙卑,執禮甚恭。劉表見之如此,以為這劉備當是真心來投,亦相待甚厚。劉備引潘、張、華、太史等大將拜見劉表,各將一一執禮拜見,劉表見這四人個個威風凜凜,英明神武,喜意更勝,遂接劉備等同入荊州,分撥院宅居住。

劉表待其如親,後又問劉備出身,劉備一直未能證其之身,暗道機會來也,當下重重一拜,言其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閣下玄孫,劉雄之孫,劉弘之子也。

劉表故親教取宗族世譜檢看,見世譜所述,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劉勝。勝生陸城亭侯劉貞。貞生沛侯劉昂。昂生漳侯劉祿。祿生沂水侯劉戀。戀生欽陽侯劉英。英生安國侯劉建。建生廣陵侯劉哀。哀生膠水侯劉憲。憲生祖邑侯劉舒。舒生祁陽侯劉誼。誼生原澤侯劉必。必生潁川侯劉達。達生豐靈侯劉不疑。不疑生濟川侯劉惠。惠生東郡範令劉雄。雄生劉弘。弘不仕。劉備乃劉弘之子也。

按世譜所排,那劉備正是當今聖上之叔,也就是劉表之族弟。劉表見劉備果真是漢室宗親,喜而大笑,劉備急忙向敘兄弟之禮,從此劉表稱劉備為弟,劉備稱劉表為兄。劉表為劉備證其身份,又令人進告朝廷。

曹操正於官渡作戰,無暇顧及朝廷,漢獻帝收得劉表書信,暗思。

“曹操nong權,國事都不由朕主,常聞這劉玄德,乃天下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