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將士皆是勇不可擋之驍勇悍將,朕今得此英雄之叔,實為大助矣!假以時日,定能大用!”
漢獻帝心中自有思量,當即承認劉備皇叔之份,更拜劉備為左將軍、宜城亭侯。劉備於荊州領命,大謝皇恩。同時對劉表更是倍加感恩,全然一副效犬馬之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報之大恩的死忠姿態。
劉表見劉備知恩圖報,也不枉費自己一番用心良苦,助他得盡名利。此時的劉備受到漢獻帝承讓皇統之身,可謂是正式宣佈脫離寒門苦海,再也不是那販屨織蓆之輩。自此荊州上下,人人皆稱劉備為劉皇叔。
劉備入荊州,如魚得水,一改多年迫窘落魄之態,行到何處,皆受人禮待。當然除了荊州蔡氏一脈,因蔡瑁對其不喜,蔡氏大小官吏都無給過劉備半分好臉色。劉備自知蔡氏勢大,也不敢得罪,反而以德報怨,凡遇蔡氏皆禮遇三分,對此潘鳳、張飛雖多有怨怒,不過都被劉備好言勸住。潘鳳、張飛對劉備惟命是從,只好把怨怒往肚子裡死吞,暫且強忍。
當然,劉備厚黑而又偽善,奸雄之姿毫不遜色當年漢高祖。劉備深得劉表信任,劉表親許以軍權,讓其征伐荊州內的賊禍,劉備招軍買馬,徐圖徵進,自然不在話下。
其中又有劉備發小簡雍,知劉備身在荊州,早有入仕皇叔麾下之心的簡雍,速速趕來投靠。劉備甚是瞭解自己這一發小的才能,簡雍擅於辯論、議事,頗有口才,性情簡單直接、不拘小節,行事兢兢業業,少有犯錯。劉備得其來投,大喜,許以司馬之職。簡雍得以劉備重用,亦是感恩,甘願為其效命。
第六百三十二章 蔡瑁的歹心
後有兵士趕來報之劉表,黃巾餘孽龔都在襄陽一帶擁兵作亂,甚是猖獗。劉備主動請纓,願為劉表平定賊禍。劉表聽罷大喜,遂予劉備五千兵馬,加之劉備新政兵士二千,殘兵一千,共八千兵士趕往襄陽。
龔都聞劉備兵至,又聞劉備麾下大將,潘鳳、張飛、華雄、太史慈四將皆在軍中。又聽兵士來報,其大軍進往時,其下部眾欲要趁機襲擊,雖佔先機,但劉軍四將驍勇無比,四將其出,殺於亂軍內,無能能擋,軍內大小將校六員,皆被四將所斬。
龔都聽罷大驚,見殿下將士皆聞風喪膽,自知非是劉皇叔敵手,故派人趕去劉軍,告之請降。劉備聽龔都來使,述言龔都之降意,劉備大喜,即令潘鳳、張飛先是引軍入城,收編龔都麾下軍士。
龔都果然未有其他歹心,率眾於城外迎接,潘鳳見是無詐,派兵通告劉備。劉備遂領後軍入城,龔都見之劉備,劉備見龔都生得孔武有力,亦是一員難得勇將,甚喜。當即對龔都安撫一番。
龔都見劉備果然如傳言那般仁義有德,幸嘆終遇明主,自此在劉備麾下安心入仕。劉備得龔都一員勇將,降兵近萬,勢力剎時暴漲。從一個起初僅有殘兵一千的落魄諸侯,一躍成為當今天下帝王之叔,更擁兵近有二萬。又連得簡雍、龔都一文一武,又有劉景升這顆大樹可依,讓他能夠暗中積蓄勢力,待東山再起之時,可謂是禍後大福。
劉備軍如同天兵神將,不費吹灰之力便將龔都萬餘賊兵降服,威震荊州。荊州上下文武,對劉備更為敬佩,加之劉表對劉備如親弟所待,因此不知不覺中,荊州上下文武,已將劉備視作為荊州的頂樑柱。
而劉備又常勸劉表,多施以利民仁政,減少稅賦,嚴懲作奸犯科之人。劉表深信劉備,一一依從,後有傳言流出,荊州百姓得知此乃劉皇叔之勸,故劉備在荊州民望極高,只在劉表之下。
而蔡氏一族,本就荊州豪門大族,自古以來,貴族與平民兩難立,因此蔡瑁在百姓心中民望並不高。
劉備在荊州如日中天,成為荊州新貴,受荊州官吏、百姓擁護追捧。這可讓權勢滔天的蔡瑁極為眼紅,對劉備恨意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