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歲。除夕子時,廟裡的大鐘聲響起。宣告舊的一年結束。新的一年開始,也宣告著,五郎、連蔓兒和小七又都長了一歲。
大年初一大清早,一家人起來,都穿戴齊整,第一件事,依舊是出門去到牌樓前跪拜上香。接著回到家裡,請張氏和連守信上座了,三個孩子給夫妻兩個拜年。
看著地下打扮的齊齊楚楚的三個孩子,連守信和張氏都忍不住眉眼帶笑,等三個孩子行過禮,忙就將三個孩子拉起來。連守信和張氏就又拿出荷包來。給三個孩子壓歲錢。
連蔓兒笑眯眯地接過大紅的荷包,開啟來看了一眼,裡面是四個黃燦燦的小金錁子。今年連守信和張氏都做了官,給孩子們的壓歲錢也翻了番。
小七看見金錁子,歡呼了一聲。
唯有五郎,捏著手裡的荷包,臉上些微有些糾結。
“哥,怎麼。嫌少啊?”連蔓兒就小聲問五郎。“那咱再多要點。反正今年爹孃發財了。”
“不是。”五郎被連蔓兒說的笑了,“我是覺得。我年紀大了,是大人了,好像不該再收壓歲錢了。”
“為什麼不收?”連蔓兒忙就道。這可是便宜的事,能夠收壓歲錢收到一百歲,她都不會厭倦。“哥,你多少歲,那不還是咱爹孃的兒子,在爹孃跟前,不管啥時候,你都是孩子。”
“爹,娘,你們說我說的對不對?”連蔓兒又問連守信和張氏。
“對,蔓兒說的對。”連守信和張氏就都笑著道。
“那,爹、娘,這壓歲錢,你們會一直給吧。不管我們長到多少歲?”連蔓兒又問。這種事情可得趁著年紀還小早點確定下來,這樣才好每年都有錢拿。
“對,不管你們長到多少歲,一直有。”連守信很大氣地揮了揮手,笑道。
“都有,一直都有。”張氏也微笑道。
連蔓兒和小七兩個就歡呼了一聲。
“哥,你要是不好意思拿,你那份我替你拿著。”連蔓兒又笑著對五郎道。可以多拿一份錢,連蔓兒樂意的很。
“哥,我也能替你拿。”有好事,小七也湊過來,要分一杯羹。
“都想什麼那,誰也用不著你們,我自己個拿著。”五郎急忙將荷包貼身放了,似乎很怕被弟弟、妹妹給搶了似的。
三個孩子就笑成了一團,連守信和張氏也都樂得眉開眼笑。
等叫人擺上飯桌,端了熱騰騰的餃子上來,一家人剛吃了沒幾個,拜年的人就上門來了。
與往年一樣,大年初一就是這樣在拜年與招待拜年的繁忙和熱鬧中過去了。
大年初二,一家人依舊是早早地起來了,張氏帶著連蔓兒,領著幾個小丫頭又將家裡收拾一新,還讓廚房準備了各樣精緻的點心。今年的大年初二,對於連蔓兒家來說是特殊的,因為這是第一年,家裡將會有來串門拜年的姑奶奶和姑爺。
吳家與連家交好,吳玉貴和吳王氏都是到了去,很懂得人情世故的人。因此,吃過了早飯,不用吳家興和連枝兒自己提,就主動催促著兩人早早地到三十里營子來。
閨女和姑爺來了,連守信和張氏都喜的眉花眼笑。許是因為成親了的緣故,吳家興看著更加老成了,而連枝兒的臉上和身上也略有些豐膩,漸漸地有了年輕少婦那種迷人的風韻。
張氏和連蔓兒將連枝兒接近後院,母女三個在炕上坐了。小丫頭們魚貫而入,將各色茶點擺了滿滿一炕桌。跟隨連枝兒來的媳婦和小丫頭從張氏這裡得了賞錢,就被打發了出去,屋裡只留母女三個自在說話。
因為連枝兒是冬月底成的親,之後臘月大家都忙著過年的事,除了回門那一次,幾乎就沒再回來過,因此這次見了面就格外的親熱。
“你公公婆婆可都還好?”張氏先問吳